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921

"他的命令让整个舰体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冷凝塔喷出的白雾与气缸热浪相撞,在空中凝结成诡异的冰晶漩涡。当压力计指针即将突破4.7mpa的临界值时,林砚之抓起应急扳手,将剩余的硫化钨粉末强行塞进密封层——既然这种金属能摧毁气缸,那就让它在熔点极限处,成为最坚固的壁垒。

此刻,远处海平线升起三艘挂着膏药旗的倭寇战舰。林砚之扯下马来树胶伪装的残片,露出寒光凛凛的铁甲舰真身。主炮的液压装置开始充能,他抚摸着怀表上的蛟龙浮雕,父亲最后的话语在耳畔响起:"真正的战士,不是躲避风暴,而是让风暴成为自己的武器。"

当第一发钨钢穿甲弹撕裂倭寇旗舰的甲板时,林砚之站在纷飞的弹雨中,看着硫化钨在高温下化作流动的银色河流,重新浇筑着"蛟渊号"的钢铁心脏。这场发生在蒸汽与热力学迷雾中的博弈,终将成为南洋海疆最传奇的战歌。

铁壳幻梦:蒸汽铁甲舰的双重假面

光绪十五年深秋,爪哇海的咸涩海风裹挟着细沙,扑打在"蛟渊号"斑驳的船舷上。林砚之戴着玳瑁边眼镜,白手套抚过舷侧的瞬间,指尖传来的温热木质触感让他恍惚——若不是腕表内藏的微型温度计显示着异常高温,这带着树脂清香的红木纹理,几乎能骗过所有感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管带,马来树胶第三层固化完成。"工匠老周的声音混着蒸汽锤的轰鸣。这位曾在福州船政局打造龙骨的老匠师,此刻正举着特制喷枪,将最后一层仿木纹涂层熔合在三百毫米厚的装甲钢板上。林砚之望着甲板上堆叠的红木废料,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天津机器局的场景:德国技师指着马来树胶样本嗤笑,"用橡胶模仿木头?这比让蒸汽机学会写诗还荒谬。"

但当林砚之将父亲遗留的《天工密卷》残页铺在工作台上时,一切都改变了。泛黄的宣纸上,用朱砂绘制的机关图与热力学公式交织,其中一页记载着郑和船队"木甲藏兵"的秘术,与现代材料学产生了奇妙共鸣。他带着团队日夜钻研,终于发现将马来树胶与石棉、铜粉混合,再用蒸汽高压定型,竟能完美复刻红木的热膨胀系数。

此刻,十二米高的冷凝塔吞吐着硫磺熏制的白烟,在暮色中化作渔船常见的炊烟。林砚之凝视着co?浓度监测表,指针在3.7ppm的刻度微微颤动。副手陈望川匆匆赶来,黄铜望远镜在腰间碰撞出清脆声响:"管带,东南方向发现三艘荷兰商船,烟囱排烟频率异常。"

林砚之的瞳孔微缩。他转身走向舰桥,橡胶底靴踩在仿制柚木地板上悄无声息。路过弹药舱时,十八门主炮的炮闩在防冻油的浸润下泛着寒光,液压装置的嗡鸣与复合式三胀蒸汽机的轰鸣交织成独特的韵律。当他举起望远镜,目镜里的"商船"桅杆上,东印度公司的旗帜正以诡异的角度飘扬——那分明是遭遇强风才会出现的状态,可此刻海面风平浪静。

"启动一级伪装自检。"林砚之对着传声筒下令,同时摸向胸前的青铜怀表。表盖上的蛟龙浮雕在蒸汽中若隐若现,这是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信物,齿轮咬合声与舰上动力系统产生着微妙共鸣。怀表夹层里,藏着半张用隐形墨水书写的海图,标记着南洋某处神秘的钨矿脉。

子夜时分,"蛟渊号"如幽灵般贴近目标。林砚之带着二十名精锐水兵登上小艇,特制的消音划桨在水面几乎不泛起涟漪。当他们撬开"商船"货舱的瞬间,刺鼻的矿粉味扑面而来,月光下,成箱的钨矿石上还沾着南洋特有的红土。"果然是走私船。"林砚之的手指抚过木箱底部的菊花纹章——那是倭国萨摩藩的标记,与半年前威海卫遇袭时缴获的炮弹残片如出一辙。

突然,暗处传来金属摩擦声。林砚之反手拔枪,却见三个戴着青铜面具的人从阴影中走出,他们手中的火绳枪表面刻着东印度公司的徽记,枪管却泛着诡异的蓝黑色。"放下武器,大清海军。"为首者的声音经过机械变调,带着蒸汽阀门漏气的嘶鸣,"你们以为马来树胶能骗过热成像仪?"

林砚之的心脏猛地一沉。他余光瞥见副手陈望川悄悄转动腰间的蒸汽哨——这是三级伪装的关键装置,能将螺旋桨噪音模拟成鲸类鸣叫。但就在这时,"蛟渊号"方向突然传来剧烈震动,冷凝塔喷出的白烟瞬间转为紫色。

"不好!是硫化钨!"林砚之突然想起父亲密卷中的警示。这种熔点高达900c的金属,一旦混入蒸汽系统,将化作腐蚀钢铁的液态恶魔。他冲向小艇时,听见身后传来瓷器碎裂声——那些伪装成香料的陶罐里,倾泻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