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976续

的能量流。

王敬之在测天镜里看见,地球的能量场外围多了层蓝红相间的光晕,超新星遗迹的红光在光晕外温柔环绕,像层坚固的铠甲。他将这景象画成星图,在旁边题字:“天地同息,万物共生”。

赵崇渊没有立刻返回南京。他带着衡星器走遍了能量网络的节点,在每个地方留下标记,教当地人如何守护这些“地球的脉搏”。在昆仑山的冰川下,他发现了上古先民建造的能量引导装置,与浑天仪的设计如出一辙,证明守护平衡的使命从远古就已传承。

回到南京城时,已是次年春分。钦天监的铜鹤下长出了奇异的花朵,花瓣呈现出蓝红渐变的颜色,百姓们称之为“衡星花”。′z¨h′a~o-x^s·.?n\e/t`李公公的事迹被编成歌谣,传唱在市井之间,人们说他化作了守护节点的星辰,每当夜空出现双星交汇的景象,就是他在巡视能量网络。

赵崇渊将浑天仪的核心部件重新组装,嵌在钦天监的观星台顶端。当夜幕降临时,仪器会自动与鸣沙山的节点产生共鸣,在天幕投射出能量网络的影像,让百姓们看见地球如何被温柔的星光守护。

他在晚年编写了《浑天仪考》,详细记录了节点的激活方法与守护之道,书的最后写道:“宇宙的能量从不是恩赐,而是责任。所谓平衡,不过是代代相传的守护,让每颗星辰都能在自己的轨道上,温柔地发光。”

许多年后,有西洋传教士来到南京,看见观星台上的浑天仪,惊讶地发现它的设计竟与西方观测到的宇宙模型不谋而合。他们在日记里写道:“这座东方的仪器,记录的不是星轨,是人类与宇宙相处的智慧——懂得敬畏,方能共生。”

而在鸣沙山的能量节点旁,始终有位老者守护着。他穿着钦天监的官服,手里握着半块天枢星铜珠,每当有旅人经过,都会讲述那个关于勇气与牺牲的故事。夕阳下,他的身影与石台上的光球融为一体,蓝红两色的光芒在沙丘上流淌,像条永远不会干涸的河,滋养着这片被星辰庇佑的土地。

浑天仪秘史:万历星轨密码

第9章 能量节点(续)

光球的蓝红光芒突然被阴影切割。赵崇渊的指尖距能量节点核心只剩三寸,腕间的血线已与节点的光流连成一线,却被身后骤起的劲风逼得侧身急退——七枚透骨钉擦着他的咽喉飞过,钉在石台上迸出火星,钉尾缠着的黑布在光流中迅速焦黑。

“赵大人真是好手段。”李公公的声音从石门后传来,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冷硬。他穿着身崭新的蟒袍,腰间悬着柄嵌星陨沙的弯刀,身后跟着十几个黑衣卫,每人手里的弩箭都对准节点核心,箭簇闪着与逆磁刃相同的幽蓝。

赵崇渊的心脏沉成冰坨。他看着李公公袍角沾着的沙粒,那是鸣沙山特有的石英砂,混着些暗红色的粉末——是王敬之留在洞口的警示标记,显然已遭毒手。

“你从一开始就在演戏。”赵崇渊缓缓后退,指尖悄悄摸到衡星器的暗格,那里藏着老马留下的最后一道“破邪符”,需要用节点的能量才能激活。

李公公轻笑一声,弯刀在掌心转了个圈,刃面映出光球的光芒:“咱家演了这么久,总不能白费力气。”他突然提高声音,“你真以为张诚的残部是冲着节点来的?那是咱家放出去的饵,就是要看看你激活节点的法子。”

石门后的阴影里,王敬之被两个黑衣卫架着,嘴角淌着血,怀里的测天镜已被踩碎,镜片反射的光斑在地上拼出个“跑”字。“大人别信他!他早就和噬星教勾结了!”

李公公的脸色瞬间阴沉,弯刀突然指向王敬之:“这后生倒是聪明,可惜太碍眼。”黑衣卫立刻收紧绳索,王敬之的脸色涨成猪肝色,眼看就要窒息。

“住手!”赵崇渊向前一步,光球的能量流顺着他的血线往上涌,带来灼烫的痛感,“激活节点需要两个人的血,你杀了他,永远别想控制能量。”

李公公果然迟疑了。他盯着赵崇渊腕间的血线,那道与节点相连的光脉确实需要王敬之的“辅星血”才能完整。老马的手札里写得明白,主祭者与辅祭者的血必须同频共振,否则能量会反噬宿主。

“把他带过来。”李公公挥了挥手,黑衣卫推着王敬之走到石台前,刀尖始终抵着他的后心,“现在,教咱家怎么做。”

赵崇渊的目光扫过石室的每个角落。左侧的岩壁有处松动的石砖,是他之前做的记号,后面藏着备用的衡星器齿轮;右侧的地面有圈浅色的印记,是节点能量长期冲刷形成的薄弱点,用力跺击能引发短暂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