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
“它在指引我们。”林晓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坚定,“悬魂岭底下有一个完整的能量枢纽,璇玑玉是核心,这些合金是调节节点,现在枢纽出了故障,需要我们去修复。”
李明看着恢复平静的合金,又看看林晓胸口清晰可见的印记,终于明白这不是巧合。他拿起卫星电话,这次信号异常清晰:“总部吗?我们需要地质钻探队和考古队的支援……对,就在悬魂岭,事情比想象的更严重。”
林晓走到窗边,望着悬魂岭的方向。夜空的云层已经散去,那颗散发蓝光的星球异常明亮,仿佛在注视着这片山脉。他知道,从接触这块合金开始,自己的人生已经彻底改变,那些关于反重力、古文明的秘密,正像剥洋葱般一层层展现在眼前,而最核心的真相,或许就藏在悬魂岭地底的能量枢纽里。
放在桌上的合金突然轻轻跳动,表面的幽蓝光芒与窗外的星光遥相呼应,像是在发出无声的召唤。林晓握紧拳头,胸口的印记传来温暖的触感,那是一种承诺,一种跨越千年的守护约定。他知道,前路必定充满未知与危险,但为了阻止图案中地球崩裂的结局,他必须跟着这块会“说话”的合金,走进悬魂岭更深的秘密里。
实验室的灯光在幽蓝的光芒中显得格外柔和,仪器的嗡鸣变成了低沉的共鸣。这块来自地心的神秘合金,不仅揭示了古文明的智慧,更将一个普通人推向了守护地球能量平衡的命运轨迹。而悬魂岭的地底,那些沉睡已久的装置,似乎也感应到了什么,开始发出微弱的震动,等待着被重新唤醒的时刻。
反重力秘钥:璇玑玉觉醒
第二章:神秘研究
基地实验室的无影灯将合金照得透亮,却掩不住它自身的幽蓝微光。林晓站在隔离舱外,看着这块巴掌大的非晶态合金悬浮在磁力支架上,表面的螺旋纹路像活物般缓缓流动,与他胸口的印记产生若有若无的共鸣。
“申请加入研究组。”他把签好的申请表放在李明桌上,纸张边缘因紧张微微发卷,“我能感觉到它的‘反应’,这可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李明盯着他胸口的印记——那枚符号在基地的白光下泛着淡金,与隔离舱里合金的幽蓝形成奇妙的呼应。他想起钻探现场的异象,最终在申请表上签下名字:“三号实验室归你主导,但必须遵守安全规程。”
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周,林晓几乎住在了隔离舱旁。他用红外光谱仪扫描了合金的每一寸表面,发现那些古老符文的深度只有纳米级,却能吸收所有频段的电磁波,唯独对人类脑电波异常敏感。当他在合金前入睡时,监测仪显示两人的脑电波频率完全同步,像两颗共振的星辰。
“它在模仿你的脑波。”神经学专家陈博士指着屏幕上重叠的波形,“这意味着它具备某种学习能力,或者说……是在试图理解你。”
林晓对此深信不疑。他发现当自己默念大学时背过的《周髀算经》,合金表面的符文会变得明亮;而当小张用英语念物理公式时,符文会黯淡下去。这种选择性响应,证明它能识别特定的语言或逻辑体系,极有可能是古先民留下的“信息载体”。
第二周,他们尝试用高温加热合金。当熔炉温度达到2000c时,合金不仅没有熔化,反而释放出更强的反重力场,将实验室的金属工具全部吸到舱壁上,排列成与符文一致的螺旋形。林晓突然想起古籍里“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句子,试着调低温度,用温水浇灌合金——幽蓝光瞬间变得柔和,工具纷纷落下,在地面拼出个清晰的“水”字。
“它不抗拒温和的能量。”林晓记录着数据,指尖在笔记本上画出符文与汉字的对应关系,“高温会激发它的防御机制,就像……有自我意识。”
这个猜测在第三周得到印证。当材料学教授试图用强酸腐蚀合金时,隔离舱突然发出刺耳的嗡鸣,合金表面的符文飞速旋转,在舱壁上投射出一段动态影像:无数类似的合金从天空坠落,嵌入地球的各大板块,古先民们跪在地上,用血液在合金上绘制符文,额头的印记与林晓胸口的符号完全相同。`l^u_o¢q`i\u.f_e?n¢g~.¢c^o¢m′
“是史前文明的记录!”陈博士激动地调整投影仪,“这些合金不是地球原生的,是外来的‘种子’,用来稳定地球的地质结构!”
林晓的心脏像被重锤击中。他盯着影像里古先民的动作,下意识地抬手抚摸胸口的印记,突然明白老乡说的“星子转世”是什么意思——他们是古先民的后裔,身上的印记是激活合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