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他们终于承认了。”伊莱的声音带着释然,“所谓的‘禁忌之符’,只是筛选继承者的考题。”
林夏将300和9的数值输入量子模拟器,护盾模型的警报立刻解除,能量网重新织合,表面流淌着柔和的白光。当她同步输入太阳与地球的直径比例时,模型突然投射出牛顿的肖像,那是用无数个希伯来字母组成的,每个字母都在闪烁着对应的数值:“他早就知道,只有同时理解数值与概念的人,才能看懂这份‘说明书’。”
实验室的落地窗外来了不速之客,艾略特神父站在雨中,胸前的十字架在路灯下泛着冷光。林夏示意安娜启动安保系统,自己则将模拟数据上传至全球共享平台:“让他看着。”她调整滑块,将太阳黑子周期恢复为11.2年,护盾模型瞬间稳定,“牛顿的信仰从不是宗教,是宇宙的规律。他用希伯来字母编码,不是为了保密,是为了确保只有懂科学的人能看懂。”
艾略特神父的身影在雨幕中显得单薄,他似乎收到了数据共享的提示,手机屏幕的光映在脸上,表情从狂热转为茫然。最终,他转身离开,十字架的影子拖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像个被时代遗弃的符号。
“12月22日不用做什么了。”林夏关掉模拟器,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玻璃照在全息投影上,将希伯来字母的数值映在墙上:300、9、11.2...这些冰冷的数字在月光里仿佛有了温度,像跨越三百年的对话。
伊莱正在收拾设备,突然发现注释本的封皮内侧有行烫金小字,是用拉丁语写的:“献给理解数与光的人”。他抬头看向林夏,发现她正望着牛顿的肖像,眼神里有惊叹,也有默契——真正的智慧从不需要隐喻,它就藏在最朴素的数字里,等着被用心的人发现。
实验室的灯光渐暗,只有全息投影的蓝光还在闪烁,像在为这份跨越时空的“技术说明书”,标注着永恒的注脚:所谓奇迹,不过是规律的另一个名字。而那些曾经被误解的希伯来字母,终于在量子时代的光里,显露出它们真正的含义——不是神的启示,是人的智慧。
博德利图书馆的阅览室里,玻璃天窗突然泛起银光,无数个太阳黑子的影像从穹顶倾泻而下,像打翻了的墨水瓶,将整个空间染成斑驳的灰黑色。老者的青铜权杖斜指天空,石榴石的红光与影像共振,在空气中织出细密的电网纹路——那是1989年魁北克磁暴的能量轨迹,此刻正以全息的形式重现。
“看那些电网的断点。”老者的声音透过共振传来,带着金属般的冷硬,他指向影像中闪烁的红光,“当时的科学家以为能掌控太阳活动,在极大期将护盾能耗提升到12个单位,远超牛顿公式的安全值3。结果呢?磁暴顺着护盾的能量网反噬,整个魁北克电网瘫痪9小时,冻死在街头的人比记载的多三倍。”
林夏的指尖在虚拟控制台上游走,调出1989年的太阳观测数据——那年的太阳黑子极大期,辐射强度比平均值高出47%,而当时的临时护盾系统确实违规提升了能耗。更惊人的是,她在牛顿注释本的夹页里,找到张泛黄的剪报,上面用希伯来字母标注着“1989”和“12”,旁边画着个断裂的齿轮,与魁北克电网的故障图如出一辙。
“牛顿早就预见了?”伊莱的声音发颤,他将剪报上的齿轮图案与圣殿骑士团的档案对比,发现每个齿牙的断裂角度,都对应着磁暴发生的精确时间点,“他甚至算出了具体年份?”
“不是预见,是推算。”老者的权杖轻轻晃动,影像切换到1859年的卡林顿事件,那次超级太阳风暴摧毁了全球的电报系统,“每次打破平衡的后果都被记录在骑士团的密室里。1859年是因为极小期强行降低能耗,1989年是极大期盲目提升——人类总以为自己能胜过规律。”他的红光突然扫过林夏的量子护盾模型,“你们现在的参数是对的,但能保证后世永远不犯错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夏的心猛地一沉。老者的话戳中了最关键的问题:牛顿的平衡公式再好,也挡不住人性的贪婪。她突然想起注释本第73页的话:“平衡的最大敌人不是无知,是傲慢”,旁边的希伯来字母组合成“敬畏”二字。
“所以你们就用‘禁忌’的名义封锁知识?”林夏反问,调出全球各地的太阳观测站数据,“去年非洲旱灾,就是因为太阳极小期提前到来,当地没有护盾系统,饿死了上万人。如果早点公开公式,至少能救一半人。”
影像中的黑子突然躁动起来,老者的权杖发出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