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991续

天仪和解的到底是什么。”

冰层下突然传来细微的震动,六芒星阵的能量流泛起涟漪。赵莽俯身,透过特制玻璃看见石碑的基座处,冒出了株淡绿色的嫩芽,芽尖顶着冰晶,却在能量流的滋养下缓缓舒展,叶片的纹路一半是甲骨文,一半是拉丁文。

能量环的低语

银蓝色的能量环突然加速旋转,《原理》副本的书页自动翻开到第47章,南京璇玑玉的碎块则亮起星图,两者的投影在嫩芽上方重叠,形成142.1度的保护角。赵莽的监测仪显示,这株植物的基因序列中,既有南极冰芯的耐寒基因,也有苹果与浑天仪的能量标记——是去年平衡场修复时,那颗在灰烬中发芽的种子,顺着能量流的轨迹,最终扎根在了石碑旁。

“它在翻译预言。”赵莽放大监测画面,嫩芽的叶片上,甲骨文的“生”与拉丁文的“vita”(生命)正在交替闪烁,“石碑说的‘永恒平衡’,不是静态的稳定,是像这株植物一样,在对立中生长。”

通讯器里,激进派女人发来罗马研究所的最新发现:安德烈的忏悔录手稿中,夹着片干枯的苹果叶,叶肉细胞的纹路里,竟保留着四百年前的能量痕迹,与南极嫩芽的能量频率完全一致。“他当年偷偷留下了种子。”她的声音带着笑意,“就像我们现在做的一样。”

能量环的旋转突然带出信息流,将全球的平衡场数据汇聚到嫩芽周围:南京地热站的能量转化率稳定在89%,王恭厂遗址的植被覆盖率恢复至76%,剑桥图书馆的密室里,新的平衡锚正在自动生成——所有数据都围绕142.1度这个中心值波动,像行星围绕恒星运转。

冰层下的对话

嫩芽突然向石碑倾斜,叶片轻触甲骨文的刻痕。赵莽看见石碑的能量流顺着叶脉爬升,在叶片顶端凝成露珠,露珠坠落的轨迹,与《原理》副本中苹果落地的轨迹完美重合,只是方向相反——不是坠向地面,而是融入能量环,形成闭环。

“这是双向的对话。”徐光启的虚影在冰层上显现,指尖沿着露珠的轨迹画圈,“石碑滋养新芽,新芽也在更新石碑的能量。就像过去与未来,从来不是单向的指引,是互相学习的过程。”

恒温舱外,南极科考队正在安装新的监测设备,传感器的探头直接连接六芒星阵,能将冰层下的能量数据实时传输到全球的平衡场节点。队长是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她在日志里写道:“我们不再试图控制能量,而是学着像这株植物一样,与能量共生。”

赵莽想起一年前在剑桥密室,激进派女人掰断的能量枪枪管。那些金属碎片后来被熔铸成能量环的接口,此刻正将《原理》与璇玑玉的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嫩芽。破坏与建设,仇恨与理解,最终在冰层下达成了和解,就像嫩芽的根须,将看似对立的冰与土,编织成滋养自己的温床。

能量环的数据流中,突然出现新的公式,是嫩芽的生长激素与能量流相互作用的结果。赵莽认出这是平衡公式的优化版,比牛顿与徐光启的原始算法,多了“适应系数”——能根据不同环境自动调整角度,就像植物会向光生长,却不会折断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生长的预言

六芒星阵的能量流突然变亮,将嫩芽的影像投射到南极冰原的上空。赵莽抬头,巨大的全息投影中,嫩芽正在快速生长,枝叶舒展成六芒星的形状,花朵里结出的果实,落地后化作新的平衡锚,顺着能量流的轨迹,飞向需要它们的时空角落。

“石碑的预言终于完整了。”牛顿的虚影从《原理》副本中走出,与徐光启的虚影并肩仰望,“我们当年埋下的不是答案,是提问的种子——‘如何让智慧共存’,而这株植物,就是后人给出的答案。”

南京十字平衡场的双干树已经开花结果,小林摘下一枚果实,果皮上的星图坐标,指向南极冰层下的嫩芽。她在给赵莽的邮件里说:“孩子们把果实的种子寄往世界各地,附带着简单的种植说明:保持142.1度的间距,给予尊重的阳光和理解的水。”

赵莽的监测仪收到来自未来的模拟数据:一百年后,地球的能量场将形成全球性的平衡网络,每个节点都有这样一株“平衡植物”,它们的根系在地下相连,枝叶在地上独立,既保持个性,又相互支撑。模拟画面的最后,是位老人在给孩子讲解:“智慧就像这些植物,没有谁需要变成谁,在一起生长就是最好的平衡。”

激进派女人的身影出现在恒温舱门口,她手里捧着个水晶瓶,里面装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