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玉玺,断我中原龙脉。”他想起荷兰密信里“助寻长白山宝器”的字句,原来“宝器”指的就是传国玉玺。
蒙古郎中突然举着块冰原石进来,是从黑风口的冻土下挖出的,里面冻着片残破的绢布,上面用汉蒙双语写着“玺动则冰裂”。赵莽将原石凑近烛火,冰融后露出的绢布残片,与手札里“长白山冰脉与玉玺相连”的记载完全印证——去年广宁卫的地震、大同镇的热病,或许都是玉玺异动引发的连锁反应。
手札的最后夹着张地脉图,长白山的走向像条蛰伏的巨龙,七个车阵关隘是龙身上的鳞片。赵莽忽然明白,“冰原车阵”的“冰原”二字,不仅指冻土战场,更暗合长白山的冰脉,车阵的真正使命是“以车镇脉,以玺固基”。
他将手札的关键内容抄录下来,一部分交给林丹汗,让蒙古部落加强长白山周边的警戒;一部分封在合璧战车的铁甲缝里,与之前的荷兰密信、晋商账册构成完整的阴谋链。最隐秘的天池路线图被他折成小块,藏在李成梁的玉佩夹层中,那玉佩的玉质与玉玺同源,都带着长白山特有的寒纹。
大同镇的商队即将启程,这次的目的地是辽东。赵莽让工匠在战车的铁甲上刻上新的纹样,将车阵布防图与龙脉走向结合,形成独特的警戒标记。“只要车阵还在,玉玺就不会落入敌手。”他对领队的商人说,指尖划过那些刚刻好的纹路,像在触摸三百年前李成梁的苦心。
孛罗特带来了新的消息,叶赫部的蛊师阿朵最近频繁出入长白山,身边跟着后金的萨满,显然在寻找玉玺的具体位置。赵莽看着手札里“蛊术可破地脉”的记载,突然明白阿朵混入美洲药材的另一层深意——金鸡纳霜的寒性或许能暂时压制地脉异动,为寻找对策争取时间。
医帐里,游医正用长白山的冰泉调制新药,他说这种泉水与天池水同源,能增强解药的寒性。赵莽看着药汁在铜锅里翻滚,忽然觉得这世间的事物环环相扣:李成梁的车阵守护龙脉,传国玉玺镇住气运,甚至连敌人的毒药,在特定情境下都能成为暂时的解药。
出发前夜,赵莽最后检查了那本《李成梁手札》。月光透过纸页,让“镇龙脉”三个字的墨迹泛起微光,仿佛三百年前的老将军正在无声叮嘱。他想起这些年经历的种种——冰原战车从厮杀到通商,蛊毒从害人到指路,美洲药材从毒物到解药,最终都指向同一个道理:真正能镇住龙脉的,从来不是玉玺,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是他们守护家园的决心。
合璧战车的车轮碾过辽东的冻土,车辙与长白山的龙脉走向渐渐重合。赵莽站在车头,望着远方皑皑的雪峰,知道寻找玉玺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汉蒙各族的战车还在同一条路上前行,只要车阵的铁甲还在守护着共同的家园,辽东的龙脉就永远不会断绝,中原的安宁就永远有保障。
风从长白山方向吹来,带着冰雪的清冽。赵莽握紧怀里的玉佩,手札的纸页在风中轻轻作响,像在诉说一个关于守护的秘密——三百年的车阵,传国的玉玺,最终都要落在后人的肩上,用团结与勇气,续写镇护辽东的故事。
祭火寻玺
长白山的雪雾裹着松脂的香气,赵莽趴在鹰嘴崖的积雪里,看着崖下的女真营地升起祭火。萨满穿着缀满铜铃的法衣,手里举着块残缺的玉珏,在火边跳着诡异的舞步,他的吟唱透过风雪传来,字字清晰:“得玉玺者代明称帝,天命所归!”
崖边的冰缝里,藏着合璧战车的铁甲碎片,是林丹汗的亲卫昨夜送来的。赵莽捡起碎片,内侧的刻痕与《李成梁手札》里的玉玺纹样完全吻合——那是努尔哈赤派来的精锐,在长白山挖了三个月的证明。手札中“女真觊觎龙脉”的记载,此刻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上。
“他们找到秘道入口了。”身边的蒙古斥候低声说,手指指向祭火旁的巨石。女真士兵正用炸药炸开石缝,露出里面黝黑的通道,石壁上的凿痕还很新鲜,显然刚发现不久。赵莽想起手札附图中的“天池秘道”,入口位置与这巨石恰好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