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998

易到叶赫部的蛊毒,三万里的海路竟藏着如此细密的阴谋。

教堂的彩绘玻璃透进阳光,照在传教士带来的金鸡纳树皮标本上。赵莽用小刀削下一点,粉末落在装有蛊毒的瓷碗里,蓝光像被掐灭的烛火般迅速消散。“荷兰人知道它能解毒,”传教士突然压低声音,“却故意只卖提纯的结晶,就是为了让你们只知其毒,不知其解。”

赵莽想起苗疆游医的话,“需原产地树皮才能根治”,此刻才算真正明白。荷兰人垄断的不仅是药材贸易,更是生杀予夺的权力——他们既可以将金鸡纳霜卖给后金制毒,也能在明朝爆发热病时,用树皮敲开更多通商口岸。

离开教堂时,传教士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用葡萄牙语写着新大陆土着的制药方法:“树皮与甘草同煮,可解百蛊。”赵莽将纸条折成小块,藏在合璧战车模型的铁甲缝里,那里还放着从晋商残页中找到的羊皮地图,两种来自不同文明的记录,此刻因同一种药材而相遇。

医帐里,蒙古郎中正用传教士提供的方法试验。当金鸡纳树皮与草原甘草在铜锅里翻滚,药汤泛出温润的琥珀色,给热病患者喝下后,骨骼中残留的蓝霜竟开始淡化。游医的银簪挑起沉淀的药渣,惊喜地发现里面有细小的红丝,与克蓝草的根茎成分完全一致。

“是土壤!”赵莽突然明白,“新大陆的土壤与草原的冻土有相似的矿物质,所以金鸡纳树与克蓝草能产生同样的解毒成分。”他看着药汤在阳光下泛起的光泽,忽然觉得这三万里的距离,从未如此清晰又如此贴近——不同大陆的草木,竟能在治愈人类的伤痛中找到共鸣。

他立刻让联合商队带信给广州港的商号,设法从荷兰商船换取完整的金鸡纳树皮,哪怕付出高价。信中附上了传教士绘制的图谱和土着制药法,特意注明“非为牟利,只为救民”。合璧战车的车头上,工匠们新刻了地球仪的图案,旁边用汉蒙双语写着“海无远,药同心”。

大同镇的热病患者渐渐康复,药帐外的空地上,人们用石头摆出巨大的“商”字,中间嵌着片金鸡纳树叶的石刻。赵莽看着蒙古牧民向传教士请教种植方法,看着晋商的后代帮忙分发药材,忽然觉得那些曾经的仇恨与隔阂,在共同的生存需求面前,竟如此渺小。

传教士离开前,将地球仪送给了赵莽。他指着连接新旧大陆的航线说:“航海家发现新大陆,是为了寻找新的生机,不是为了制造新的争端。”赵莽转动地球仪,看着红色的航线与合璧战车的辙痕在想象中交汇,突然明白李成梁手札里“车者载也”的真正含义——车轮与船帆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不同文明相遇的可能。

夕阳下的大同镇,医帐的炊烟与教堂的钟声交织在一起。赵莽将金鸡纳树皮的标本与李成梁的玉佩放在一起,两种来自不同时空的信物,此刻都散发着温润的光泽。他知道,三万里的海路或许遥远,但只要商路的驼铃还在响,只要医者的药锅还在沸,就没有跨越不了的距离,没有化解不了的毒物——因为善意与求生的渴望,从来都是人类共通的语言。

合璧商队再次出发时,车板上不仅有茶叶和丝绸,还多了些装在陶罐里的草原泥土,是准备送往广州港,与金鸡纳树的种子一起,尝试在中原培育。赵莽站在城楼上望着车队远去,铁甲缝隙里的树皮标本在风中轻轻颤动,像在诉说一个关于跨越山海、彼此治愈的故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毒中引路

大同镇的医帐外,最后一名热病患者喝下解药,骨骼泛出的蓝光在药汤作用下渐渐隐去。赵莽看着瓷碗底残留的药渣,金鸡纳树皮与克蓝草的纤维缠绕在一起,像两股终于和解的力量。但他的眉头并未舒展——解毒剂的成功,反而让那个最关键的问题更加清晰:苗疆蛊师为何要将美洲药材混入控尸蛊?

“这不合规矩。”苗疆游医正用银簪挑开一只废弃的蛊虫外壳,里面的结晶粉末在阳光下闪着蓝光,“我们下蛊要么为复仇,要么为自保,从不会掺外域的东西,坏了蛊灵的纯粹。”他忽然凑近赵莽,铜铃耳环几乎蹭到对方脸颊,“除非……是为了让人认出这粉末。”

赵莽的目光落在案几上的羊皮地图。红笔标注的“西去三万里”路线旁,有个极小的苗疆图腾,与游医银簪上的纹样一模一样。他想起截获的叶赫部密信,“阿朵携蛊西去”的记载与荷兰商船的航线时间吻合,当时只当是追踪药材,此刻却有了新的可能。

蒙古郎中捧着新采的克蓝草进来,根茎上的红丝比之前粗壮许多。“草原深处发现了更大的群落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