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999

在最普通的交易里,而破解之道,就藏在彼此的智慧中。”

多年后,有人在辽东古墓中发现块奇特的玉牌。正面是明廷的“受命于天”,背面是后金的“永续之疆”,中间的夹层里,封着半页《考工记》和几粒参汞结晶——专家考证后发现,这是当年赵莽与寻玺使共同制作的“地脉符”,用来警示后人:不同的文明可以交易,但不能交易毁灭;可以融合,但不能用阴谋强行改变彼此。

赫图阿拉的地宫里,传国玉玺的玉芯仍在静静发光。当年的水银早已被参灵转化,化作滋养地脉的微量元素,而那些曾经用来分离、提纯的蒸馏器,如今成了孩子们讲述“三国工匠斗智”故事的道具,在青铜灯的光晕里,映出跨越国界的智慧之光。

就像《考工记》最后被补全的批注:“工不分夷夏,器无论新旧,能利民生、安疆土者,皆是巧夺天工。”

釜山汞运

赫图阿拉的雪刚没过马踝时,朝鲜密探的油纸信就在赵莽手中洇开墨痕。"后金从釜山港购得‘倭汞’"的字迹被参香熏得发褐,与地宫主墓室朱砂液的出现日期(女真文记载的"十月望日")完全重合,最末行"淬玉玺、强龙脉"的批注,墨色深得像淬了毒。

“釜山港...”赵莽的玉佩突然抵着信纸。三年前在朝鲜战场见过的倭国商栈幻影浮现:穿和服的商人正用青铜秤称水银,秤砣是后金的铜铸族徽,而装水银的陶罐,印着与阿敏蒸馏器相同的太阳纹。

伪装成后金工匠的寻玺使(明廷派来的"寻玺使")突然撞翻工具台。凿子落地的脆响掩盖了他的低语:"朝鲜世子说,这批倭汞是万历年间遗留的战争储备,本是用来对付明朝的,现在竟成了后金的宝贝。"他的指尖划过《考工记》的插图,釜山水银仓库的剖面图与地宫暗格的尺寸分毫不差。

地脉线的朱砂液在此时变稠。赵莽看着液体顺着纹路流向蒸馏器,与釜山运来的倭汞产生奇异的拉丝——每根丝线都一半银白(汞)、一半金黄(参精),像在重演"倭汞入辽东"的走私路线。

密探的信在玉佩光芒中显影。背面藏着用明矾水写的细节:"后金以五十张貂皮换一斤倭汞,交易时用高丽参作担保,若汞不能淬玉玺,则参归倭国。"赵莽突然想起阿敏亲信账本上的"参汞等价"记录,原来这不是简单的买卖,是场赌上龙脉的豪赌。

寻玺使的凿子突然刺入地脉线的节点。倭汞与参精的混合液在此时喷溅,溅到青铜灯盏立刻燃起绿火,而火焰的形状,竟与朝鲜战场上倭国火铳的弹道完全一致。"他们在复制战争武器。"他的声音发颤,"淬过倭汞的玉玺,既能镇住地脉,又能在需要时释放毒气。"

朝鲜密探的第二封信藏在人参捆里。赵莽解开绳结时,干燥的参须突然渗出液珠——与玉玺的朱砂液成分完全相同。信上画着釜山港的卸货时间表:"每月初三,倭国商船借补给之名入港,后金亲兵以'采参'为号接应。"

"初三正是萨满祭祀的日子。"寻玺使翻到《考工记》的"日月星辰篇",上面标注着初三的地脉能量最弱,"他们选这时候运汞,就是怕被龙脉排斥。"

蒸馏器的冷凝管在此时发出哀鸣。赵莽的玉佩与参须液珠产生共振,显露出倭国工匠的密信:"淬玉玺需用活人血引,后金已选好三十个辽东汉人奴隶。"信末的落款是釜山港的倭国奉行,印章与阿敏私印的纹路能拼合成完整的"疆"字。

初三夜的祭祀鼓声在地宫回荡时,赵莽与寻玺使正堵在暗格入口。三十个汉人奴隶被押来的瞬间,寻玺使突然敲响青铜编钟(明廷祭祀礼器),钟声与地脉线的频率产生共鸣,倭汞在朱砂液中剧烈翻滚,竟化作无害的银雾。

"这是《考工记》的'声振法'。"他的凿子劈开奴隶的锁链,"金石之音能破汞毒,就像汉人的文脉能融关外的风雪。"赵莽的玉佩同时飞向玉玺,螭虎印纽的裂纹在钟声中愈合,渗出的朱砂液滴在奴隶身上,将他们被汞气灼伤的皮肤修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敏的亲信带着倭国商人冲进来时,正撞见这一幕。釜山港运来的整箱倭汞在钟声中炸裂,化作漫天银粉,与参香结合成新的灵液,顺着地脉线流入辽东的水井——后来百姓说,那夜的井水突然变甜,能治多年的咳嗽。

朝鲜世子的密探在黎明前离开赫图阿拉。赵莽托他带回半块参汞结晶:"告诉世子,倭国的阴谋已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