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999续

而懂得尊重万物共生的,才能真正守护这片土地。

多年后,在地脉守护所的石壁上,有人刻下了这样一段话:"所谓阴谋,不过是低估了平衡的力量;所谓毒物,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而那方见证了一切的传国玉玺,依旧静静卧在地宫,印纽的裂纹里渗出的液体金白和谐,既没有控蛊的戾气,也没有毁脉的凶性,只是默默滋养着每一寸经过的地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莽的后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半张未被烧毁的实验记录。背面用朱砂写着:"真正的控制,是懂得不控制;真正的守护,是承认万物自有其道"。这句话后来被刻在长白山的龙脉碑上,成了所有地脉守护者的信条——

你可以分离液体的成分,却分离不了它们共享的地脉;你可以暂时控制蛊虫的行动,却控制不了自然的反噬。唯有承认彼此的存在,在平衡中寻找共存之道,才能让这片土地永远安宁。

强身剂迷局

寻玺使的指甲在青铜灯台上掐出深痕时,赵莽正用玉佩检验那瓶明廷特制的“强身剂”。液体泛着与玉玺参苷相同的金黄,却在接触银簪的瞬间冒出黑沫——与汞中毒士兵的血液反应如出一辙。

“朝廷要我每月送十斤纯参苷回去。”寻玺使的声音撞在地宫石壁上,碎成齑粉。他从怀中掏出明廷工部的密令,“改良军用药剂”的字样旁,画着与阿敏账簿同款的银壶标记,“他们说这是‘强军秘宝’,能让士兵三日不食,力举千斤”。

赵莽的靴底碾过蒸馏作坊的残渣。提纯参苷的桑皮纸上,残留着肉眼难辨的汞珠,与寻玺使带来的“强身剂”残渣完全吻合。《李成梁手札》的“跨卷伏笔”在此时发烫:“参苷藏汞,如肉中藏刺,短期强身,久则穿肠”——原来明朝廷与后金,不过是在重复同样的贪婪。

明廷军卒的病历在寻玺使的行囊里泛潮。赵莽翻到“辽东卫”的记录:服用强身剂的士兵初期“勇不可当”,三个月后开始“齿落发脱”,半年者“关节僵硬如石”,与蒸馏作坊旁汞中毒的尸体症状分毫不差。¢墈¢书_屋? ?首?发~

“太医说这是‘排异反应’。”寻玺使的凿子敲向《考工记》的“金石篇”,“他们不信有副作用,只当是剂量不够纯。”他的药箱里,放着三瓶不同纯度的参苷,最高浓度的那瓶,瓶底沉着细小的汞晶,与阿敏给蒙古部落的“神力水”完全一致。

地脉线的朱砂液在此时泛起涟漪。赵莽看着金黄的参苷与银白的水银在液体中自然制衡,突然明白:人为提纯的参苷就像扯断的琴弦,看似纯粹,实则早已失去了水银这根“减震弦”的保护,才会变成伤人的利器。

明朝廷的快马在三日后抵达赫图阿拉。寻玺使将掺了汞珠的“纯参苷”交给信使时,赵莽突然摔碎药瓶,液体溅在信使的甲胄上,金黄迅速褪成青黑,与他腰间“勇毅”勋章的铜锈形成刺目的呼应。

“这就是你们要的强身剂!”赵莽拽过信使的手,指甲缝里的黑垢在玉佩光芒中显形——正是汞中毒的铁证。蒸馏作坊的实验记录在此时被翻出,“长期服用者骨殖含汞量超常人十倍”的记载,与明廷军卒的验尸报告重叠。

寻玺使的《考工记》在此时自燃。书页上“明廷军制”的批注被火焰舔舐,露出下面的女真文:“汉人亦步后金后尘”。赵莽突然想起阿敏的冷笑:“明廷骂我们贪,他们不过是想抢更好的毒药”。

后金大汗的亲兵与明朝廷的使者在地宫对峙时,赵莽正用玉佩调和参苷与水银。液体在青铜碗中凝成金白相间的晶体,既保留了参苷的活力,又含着水银的沉稳,滴在汞中毒的军卒伤口上,溃烂处竟开始愈合。

“这才是正道。”赵莽将晶体举过头顶,“强身不在提纯,在平衡;强军不在猛药,在久安。”他的玉佩映出明廷与后金的军械库,两边的“秘宝”竟惊人地相似:一边是纯参苷浸泡的长矛,一边是纯汞淬炼的弯刀。

寻玺使突然将密令扔进地脉线。纸页在朱砂液中化开,与液体中的金白纹路融为一体,显露出“强身剂”的正确配方:“三分参苷,一分水银,辅以甘草调和,日服不超过三钱”——原来《考工记》早就记载着答案,只是没人愿意看那行“副作用警示”。

三个月后,明廷的“强身剂”配方被重新修订。寻玺使带着赵莽调和的晶体回到北京,工部的药坊里,开始生产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