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1003

离开档案馆时,雪已经停了,阳光照在沈阳城的老街上,西班牙商栈的尖顶在远处闪着光。赵莽摸了摸怀里的证物袋,蜡模的棱角硌着胸口,像块带着体温的烙铁。或许有一天,这枚蜡模会在博物馆里展出,旁边放着那具骸骨的x光片,标注着:这是两个帝国在他人骨头上的签名,而那个叫元化的医生,用自己的名字,给这场罪恶签了驳回。

他想起模具里那双交叠的徽记,突然觉得它们更像两个咬合的齿轮,一个来自海洋,一个来自草原,转动的却是同一片土地上的鲜血。赵莽抬头望向天空,阳光刺眼,他却仿佛看见无数个带着双徽印记的血滴子在飞,像场跨越五百年的金属暴雨。

但他握紧了口袋里的蜡模,知道有些印记,终将被蜂蜡拓印下来,晾在阳光下,让所有人都看清——那些被美化成“联盟”的勾结,本质上,只是场用生命做筹码的血腥交易。

第五章 双重背叛

银矿血契

赵莽在破庙的草堆里找到了那个老人。老人裹着件打满补丁的八旗兵棉甲,甲胄内侧的绸缎里子绣着半朵牡丹——那是后金汉人官员的标识。破庙的香案积着寸厚的灰,老人用枯枝在地上画着银矿的地图,指节因为常年握笔而变形,画出的线条却比齿轮的螺旋纹还要精准。

“他们都死在银矿边上。”老人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元化医生、李通译、张账房……一共七个,都是跟着贝勒爷做银矿生意的汉人。”他用枯枝戳了戳地上的“辽东”二字,“这里的银矿,本是朝廷的,济尔哈朗贝勒却让我们偷偷卖给西班牙人,换他们的血滴子。”

赵莽从怀里掏出那枚带着双徽印记的蜡模,放在地上。老人看到狼头与十字架的交叠印记,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像要把五脏六腑都呕出来。“就是这东西,”他指着蜡模,“每个参与交易的人,都得在契约上按手印,契约的火漆印,就是这双徽。”

破庙的门被风吹得吱呀作响,像血滴子铁链回收时的响动。老人继续用枯枝画图,银矿的位置、运输的路线、分赃的比例,在地上渐渐成形。当画到第七个标记时,枯枝突然停在“元化”二字上。

“元化医生发现不对,”老人的枯枝抖得厉害,“西班牙人要的不只是银矿,是用银矿里的银子,造更多带双徽的血滴子。他说这是‘以汉地之银,铸杀汉之器’,就想把账本交给巡抚,结果……”

赵莽想起从河底打捞的齿轮残片,残片的金属成分里,除了墨西哥银矿的成分,还有辽东银矿的特征——两种银在齿轮里熔合,像笔写歪了的分赃记录。他突然明白,那些死者颈椎里的齿轮印记,不仅是杀人标记,是分赃契约的“毁约章”。

老人从棉甲夹层里摸出张泛黄的纸,纸角已经被虫蛀,上面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着交易清单:“辽东银矿三成归西班牙,七成归贝勒府,以血滴子百具为抵。”清单末尾的签名处,有七个模糊的指印,其中一个指印的边缘,带着圈极细的齿轮纹——和元化骸骨的指纹完全吻合。

“分赃不均是假的。”赵莽指着清单上的“百具”二字,“他们根本没打算兑现,杀了知情人,银矿就全归济尔哈朗和西班牙人分了。”他突然想起商栈账册里的记录,“改造费由马尼拉总督支付”——所谓的支付,其实是用辽东银矿的控制权抵账。

老人突然抓住赵莽的手腕,他的掌心有个月牙形的伤疤,像被齿轮咬过的痕迹。“我爹是张账房的书童,”老人的指甲掐进赵莽的肉里,“他亲眼看见李通译被血滴子套住脖子,那些人回收铁链时,故意让头颅撞在银矿的石碑上,说‘让他看看,这矿是谁的’。”

赵莽想起那些从死者颈椎里发现的银铜颗粒,原来那不是模具残留的金属,是银矿石碑的碎屑——凶手在用这种方式,给死者“最后的提醒”。他突然明白,为什么血滴子的齿轮要用黄铜混银,两种金属的配比,正好对应着西班牙与后金的分赃比例:三成银,七成铜(黄铜主体)。

破庙外传来马蹄声,老人迅速将地上的地图抹掉,把那张交易清单塞进赵莽的靴筒。“贝勒府的人还在找我,”他扯下棉甲内侧的牡丹绣片,塞给赵莽,“这绣片里夹着银矿的真账本,藏在……”

马蹄声突然停在庙门口,老人猛地推开赵莽,自己冲向庙后的悬崖。赵莽只听见一声惨叫,接着是铁链破空的呼啸——和他在商栈地下室听到的血滴子声一模一样。等他追到崖边,只看见云雾里飘着片染血的棉甲碎片,像只被撕碎的白鸟。

赵莽攥着那半朵牡丹绣片,绣片的丝线里嵌着细小的银粒。他把绣片对着阳光看,银粒的分布竟组成个微型地图,标注着银矿深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