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西晋怀帝司马炽:一个被历史洪流裹挟的“佛系”帝王

他生前修书无人问津,但唐代官修《晋书》60%素材源自其手稿,证明“功成不必在我”。

失败的相对论

对西晋是终结者,对中华文明却是转换器——没有永嘉之乱,或许就没有“唐诗宋词江南烟雨”的文化地图。

七、如果历史有如果:司马炽的n种人生剧本

剧本1:图书馆馆长线

坚持不当皇帝,在邺城建立私人图书馆,收藏竹简30万卷,成为魏晋版“樊登”,享年72岁。

剧本2:科技发明家线

利用皇家资源研发“木牛流马pro版”,让晋军后勤效率提升300%,成功反杀匈奴。

剧本3:海外建国线

带着亲信舰队东渡琉球,建立“大晋海鲜株式会社”,后世考古发现“永嘉通宝”鱼形铜币。

剧本4:穿越者线

(来自其临终神秘诗句“再世当为江南客”)

——果然三百七十年后,同名诗人刘禹锡在南京写下了“旧时王谢堂前燕”。

结语

站在洛阳定鼎门遗址前,望着复建的应天门,忽然觉得司马炽像极了我们每个普通人:

在996的朝堂里想做个理想主义者;

在崩坏的系统中尝试微创新;

最后发现,自己能做的只是让失败显得体面些。

但历史记得:

那个允许百姓进宫挖野菜的皇帝,

那个在囚室传播文化的读书人,

那个用悲剧为文明续费的无名英雄。

正如洛阳博物馆那件永嘉年间的青瓷盘口壶,釉色斑驳却温润如初——

有些存在,本就是为了破碎时的光芒。

不想错过《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