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平陵。可惜这些死后哀荣,比起他生前“卖肉太子”“厕所暴毙”的荒诞标签,显得苍白无力。
五、历史评价:一场“天才陨落”的罗生门
司马遹的悲剧,是个人选择与时代洪流交织的产物。有人说他是“自毁型天才”,幼年聪慧却被权力腐蚀;也有人认为他是“宫斗牺牲品”,在贾后的算计下被迫“装疯卖傻”。更有人脑洞大开,猜测他卖肉摆摊是学司马懿“韬光养晦”——可惜演技太差,假纨绔演成真废物。
从历史视角看,司马遹的陨落暴露了西晋皇权传承的结构性危机:司马炎“隔代指定接班人”的骚操作,让太子陷入“上有傻爹,旁有虎妈”的权力真空;士族门阀的崛起与宗室内斗,更让皇室教育体系形同虚设。他的故事,既是个人命运的黑色幽默,也是一个王朝崩塌的预言。
结语:历史从不缺“伤仲永”
司马遹的人生,像极了一部荒诞的悲喜剧:开场是万众瞩目的“天选之孙”,中场变成放飞自我的“东宫街溜子”,结局竟是厕所里的“药杵亡魂”。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再好的出厂配置,也抵不过时代洪流的降维打击;再高的智商天赋,也需要良师引导与自我修炼。
或许正如网友戏言:“如果西晋有素质教育,司马遹说不定能成屠宰界马云;可惜生在天家,只能当个‘愍怀’工具人。”这笑谈背后,藏着多少历史的叹息与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