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8章 汉赵隐帝刘粲:权谋与色欲交织、荒诞短命的“戏精”皇帝

318年,刘聪病逝,刘粲继位。若按常规剧本,他本应励精图治,开启新时代。然而,这位新帝却用实际行动证明:基因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刘聪的荒淫基因在他身上彻底爆发。

后宫变“全家福”:刘粲不顾礼法,将父亲留下的年轻妃嫔(包括太后靳月华)悉数纳入后宫,上演了一出“父业子承”的伦理大戏。史书辛辣点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朝政甩锅岳父:刘粲沉迷温柔乡,将政务全权交给岳父靳准。这位“两朝国丈”趁机培植党羽,掌控军权,活脱脱一副“幕后大佬”做派。

自灭满门的神操作:在靳准女儿们的枕边风攻势下,刘粲一日之内诛杀刘氏宗室亲王,唯独镇守长安的刘曜逃过一劫。这一波“自毁长城”,直接为靳准的政变扫清障碍。

如果说刘聪的荒淫是“渐进式腐败”,刘粲则像开了加速器,短短两个月就把朝堂玩成了“靳家分公司”。

六、平阳城的“酒池肉林”经济学

刘粲在位虽短,却创造了惊人的gdp——不过是青楼业的gdp。他在平阳城西建起“逍遥坊”,把抢来的晋室女眷按才艺明码标价:能弹琵琶的每天收五斛粟,会写诗的涨价到十斛,通晓经学的直接挂牌当“博士”接客。这种扭曲的文化产业,让匈奴贵族们纷纷效仿,以至于当时流传民谣:“不愿麒麟阁上名,宁作平阳坊间妓”。

更魔幻的是税收政策:官员俸禄用嫖资抵扣,军队粮草靠青楼抽成。有次大旱,靳准建议开仓赈灾,刘粲却大手一挥:“让饥民去逍遥坊做工,既解决就业又创收!”这种荒诞的经济思维,让汉赵政权彻底沦为大型过家家现场。

七、狗血结局:岳父的“复仇者联盟”

靳准的野心远不止当个权臣。公元318年9月,他发动政变,带兵冲入后宫,将正与妃嫔厮混的刘粲当场抓获。面对这位“女婿皇帝”,靳准细数其罪(包括霸占自己女儿),随后一刀送他见了祖宗。更讽刺的是,靳准连死人都不放过——他掘开刘渊、刘聪陵墓,将刘聪尸体斩首焚庙,堪称“史上最狠岳父”。

刘粲的悲剧,恰似一场黑色幽默:他靠阴谋上位,最终死于更大的阴谋;他诛杀宗室巩固权力,反被权臣灭族;他沉迷美色逃避政务,结果在温柔乡中迎来屠刀。正如南宋谢采伯所言:“凶徒逆俦,祸亦不旋踵矣”——坏事做尽,报应来得比外卖还快。

八、从刘粲墓志看历史幽默

2012年山西出土的刘粲墓志,堪称考古界冷笑话大全。这位在位两个月的皇帝,墓志竟用五百字描写其“英明神武”,最后轻描淡写补了句“卒于靳氏之乱”。陪葬品更是充满黑色幽默:本该放玉圭的位置塞着羊骨,象征皇权的十二章纹衮服上绣满春宫图。最绝的是棺椁里发现的竹简,上面赫然写着刘粲手书:“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这种“坟头蹦迪”式的墓葬,恰似刘粲人生的绝妙注脚。考古队长哭笑不得:“这哪是皇帝墓,分明是行为艺术展!”

九、同时代对手的降维打击

当刘粲在平阳城醉生梦死时,未来的后赵皇帝石勒正在实施“军民鱼水情”政策:士兵帮农民收麦子可抵赋税,缴获的书籍必须送给寒门学子。隔壁慕容鲜卑搞起“汉化补习班”,贵族不会背《论语》不准吃肉。就连最野蛮的羯族,都知道要修水利保春耕。

相比之下,刘粲的治国方略还停留在“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的土匪逻辑。当各地流民捧着《齐民要术》恳求分发农具时,他大手一挥:“种什么地!跟着本王抢就是了!”这种认知代差,注定了他要被历史淘汰。

十、历史评价:荒诞背后的时代困局

若以现代视角审视刘粲,他无疑是昏君的典型:荒淫、暴虐、短视。但若结合五胡十六国的时代背景,其命运实则折射出游牧政权汉化过程中的深层矛盾:

文化撕裂的牺牲品:匈奴贵族一方面模仿汉制称帝,另一方面保留部落习气,导致权力交接充满血腥。刘粲对宗室的屠杀,本质是部落“强者为王”逻辑的延续。

早熟政权的必然崩溃:汉赵虽攻灭西晋,却未能建立有效统治体系。刘粲的荒政,不过是这个“军事帝国”缺乏治理能力的缩影。

女性权力的诡异崛起:靳准通过女儿掌控两代皇帝,反

不想错过《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