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说好来送粮的堂叔为何造反。
混乱中,李寿的坐骑突然受惊。马匹冲向宫门时,他瞥见李期正从角门溜走。这个瞬间被史官记为"寿目眦欲裂,须发皆张",活脱脱表情包现场。
此夜,破城后画风突变:有人把龙袍当战利品披在身上跳舞,御膳房的烤全羊被就地分食。士兵们一边喊着“替天行道”,一边把李雄的女儿们拖进小巷,还把反对派杀得血流成河。史书记载“纵兵掳掠数日”,成都百姓从此学会新成语——李寿进城,鸡犬不宁。李寿望着冲天火光,突然想起十九岁那年巴西百姓送的红薯——那时的自己,绝不会纵兵。
三、占卜称帝——史上最儿戏的创业决策
拿下成都后,李寿团队分裂成两派:
理智派:解思明等人劝他当个“益州牧”,向东晋称臣,主打“小而美”。
野心派:任调等人疯狂画饼:“当皇帝多爽!哪怕只当一天也值啊!”
李寿纠结得头发都要薅秃了,最后竟让巫师算卦决定!占卜结果:“可当数年天子”。任调当场嗨了:“一天都血赚,何况数年!”李寿一拍大腿:“朝闻道,夕死可矣!”(翻译:听人劝吃饱饭!)于是改国号为汉,年号“汉兴”,正式开启“暴君模拟器”。
这个决策堪称古代版“抛硬币定人生”:明明可以当个安稳诸侯,偏要挑战地狱难度。蜀地百姓的噩梦,就此拉开帷幕。
四、从“明君模板”到“石虎迷弟”的堕落之路
刚登基时,李寿还装模作样搞过“人才引进计划”。但很快,他从邺城旅游回来的使臣口中听说后赵暴君石虎的奢华生活,瞬间开启“追星模式”。
基建狂魔的疯狂日记:李寿的"成都改造计划"堪称古代版"大跃进",为修凌霄殿,他强征七万民夫,工地昼夜不停。有老农哭诉三个儿子都被抓走,他竟说:"朕给你留个种还不够?"最离谱的是引沱江入宫工程——工匠们偷偷把水道改弯,谎称"九曲来朝",气得监工大骂:"你们当陛下是马桶吗?"
朝堂上的"狼人杀":每次上朝都像在玩死亡游戏。某日右仆射李嶷直言:"陛下再修宫殿,恐生民变。"李寿笑眯眯地问:"爱卿可知'诽谤'二字怎么写?"当场命人抬出刑具。当李嶷被夹断手指时,他竟拿着血书对群臣说:"看,这才是忠臣该流的红墨水!"
外交作死:差点被后赵石虎忽悠去合伙打东晋,幸亏龚壮一句“和豺狼分肉不如自己养猪”才悬崖勒马。
最离谱的是,他还搞“历史虚无主义”:禁止官员提李雄时期的政绩,强行把亲爹李骧抬成“汉始祖”,把李雄踢出家族群聊。蜀地百姓哀嚎:“以前只是穷,现在又穷又怕!”
五、历史照妖镜下的多重面相
心理画像: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崩溃年轻时的李寿枕边常放《孟子》,曾批注"民贵君轻"四字。但经历多次背叛后,他在书页上狠狠划下"尽信书不如无书"。心理学家分析,他对石虎的病态模仿,实则是用暴虐掩饰自卑——就像现代凤凰男发财后非要买劳斯莱斯。
经济账本:成汉的致命透支李寿执政期间,国库岁入从800万钱暴跌至200万,军费却暴涨三倍。为填补亏空,他发明了"呼吸税"——百姓进城呼吸空气都要交钱。有商人哭诉:"我们卖的不是货物,是陛下的税单!"
文化裂变:巴蜀文明的劫难曾经"文翁化蜀"的成都,在李寿治下成了"文化沙漠"。他烧毁谯周藏书楼,却在废墟上建起斗兽场。老儒生们含泪编纂《劫余录》时,皇宫里正上演裸身相扑——参赛者全是科举落榜的读书人。
六、历史的黑色幽默
晚年的李寿陷入“精神分裂”:白天看着空荡荡的国库发愁;晚上梦见李期、蔡兴组团索命;解思明劝他退位保平安?杀!李演上书建议取消帝号?杀!
最终在343年,43岁的李寿在“忧惧交加”中咽气,完美应验巫师“当数年天子”的预言。他死后谥号“昭文”,庙号中宗,但百姓私下都喊他“昭暴君”。
废墟上的后启示录:李寿死后不过三年,东晋大军攻入成都。他耗尽民力修建的宫殿,被百姓自发拆毁——楠木梁柱成了棺材板,金砖熔作逃难盘缠。史载"万人负薪,三日宫烬",恰似对他暴政的终极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