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7章 东晋名士王澄:风流与荒诞交织的乱世浮生录

女,被对方用织布梭砸断两颗门牙。事后还得意:“不妨我啸歌!”王澄点赞:“卿牙虽缺,风流犹在!”

果然物以类聚。

七、历史长河中的王澄现象

1.门阀制度的“培养皿”

琅琊王氏的家族特权,给了王澄肆意妄为的底气:九品中正制保障“躺着做官”;庄园经济支撑“喝酒败家”;家世声望充当“免死金牌”。

直到他踢到王敦这块铁板——原来门阀内斗更致命。

2.玄学思潮的“放大器”

王澄的荒诞背后,是整个时代的价值崩塌:正始之音→变成酗酒借口;越名教任自然→沦为暴行遮羞布;圣人无情论→异化为冷血理论。

南京大学学者指出:“他把庄子的毒蘑菇当主食吃了。”

3.乱世人性的“显微镜”

在王澄身上,照见末世精英的多重面相:对百姓如虎狼的残忍;对死亡如儿戏的麻木;对艺术如宗教的癫狂。

复旦教授葛兆光评价:“他是戴着名士面具的乱世恶魔。”

八、尾声:那只停在历史树枝上的怪鸟

王澄的故事,像极了魏晋版的《小丑》:看似荒诞的笑脸下,藏着时代撕裂的创伤。他爬树裸奔时的张扬,屠杀流民时的冷酷,醉死梦生时的颓唐,共同拼贴出西晋末年的末日狂欢图景。当我们笑他“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时,或许更该思考:

当整个统治阶层都在“摆烂”,个人能清醒多久?当玄学沦为逃避责任的借口,文化该如何自处?当门阀特权吞噬人性底线,历史该记下什么教训?

这只在历史洪流中艰难扑腾的“怪鸟”,历经风雨沧桑,最终却只能在《晋书》那几页薄纸中留下些许痕迹。然而,每当我们目睹当今社会中那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和“躺平摆烂”现象时,王澄那张似笑非笑的面容,却仿佛穿越时空的迷雾,在遥远的历史深处向我们投来一抹嘲讽的目光。

他似乎在说:“看看吧,时光已经流转了一千七百年,你们这些后人,真的有进步吗?”这无声的质问,如同晨钟暮鼓,在我们耳畔回响,让我们不禁陷入沉思。

不想错过《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