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8章 东晋权臣司马尚之:一个被芦笋打败的“钢铁侠”

十万天兵包围;美食攻略:往敌军阵地扔烤全羊,趁对方抢食时发动突袭;心理战:给桓玄送女装,附赠纸条“卿宜闺中绣花,何苦战场送死?”

这些操作虽然不正经,但效果拔群。·兰`兰+文*学? *无+错_内\容!可惜史官觉得太丢人,只留下一句“尚之多奇谋”敷衍了事。

三、与司马元显的“塑料亲情”

如果说司马尚之的前半生是励志剧,那么他和司马元显(司马道子之子)的互动就是典型的家庭伦理狗血剧。

1. 宴席上的“耿直boy”

隆安三年(399年),司马元显掌权后疯狂宠信谋士张法顺,甚至让这个“职场新人”在宴会上和自己平起平坐。司马尚之当场开启“毒舌模式”:“张法顺就是个跑腿的,凭啥坐c位?”说完直接把人轰下席,气得司马元显脸色比御膳房的锅底还黑。这场面要是拍成短视频,绝对能上东晋版热搜:#宗室老臣在线教做人#。

这位年仅十六岁的权二代,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中二病晚期”:给自己刻了方玉玺,上书“宇宙大将军”;要求百官见他必须行跪拜礼;最爱说的话是“我爹老了,该我当主角了”。

司马尚之的耿直劝谏,在他耳中自动翻译成“老东西挡我路”。两人的关系迅速从“叔侄同心”变成“塑料亲情”,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伏笔。

2. 兵力之争:从战友到冤家

当司马元显要求豫州分出2000兵力时,司马尚之的回复堪称古代版“糊弄学”典范:“我们这儿蛮夷天天搞事,几千兵都不够用,实在挤不出人手啊!”气得司马元显差点掀桌,后来还是看在要打桓玄的份上才没翻脸。这段“塑料叔侄情”告诉我们:在职场,千万别得罪领导的亲信,尤其是当领导是个小心眼的时候。

司马尚之的奏折里藏着大量“职场黑话”:“蛮夷频动”=“老子不想交人”;“粮草不济”=“加钱再说”;“将士思归”=“你再逼我就跳槽”。

可惜司马元显没get到潜台词,两人的信任值直接跌停板。

四、孙恩之乱:建康保卫战中的“救火队长”

隆安五年(401年),当邪教头目孙恩带着信徒逼近建康时,朝廷急召司马尚之入京护驾。这位老将带着精兵屯驻积弩堂,硬是靠着“狐假虎威”(当时刘裕刚重创孙恩)吓得叛军连夜撤退。这场战役充分证明:在乱世混,不仅要能打,更要会借势——毕竟不是谁都能把“捡漏”玩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

这位天师道首领的造反策略堪称行为艺术:每次战败就跳海,然后宣布“我已成仙”;让信徒喝符水当止痛药;打仗前必跳大神,bgm是自制rap《苍天已死》。

面对这种“魔法攻击”,司马尚之的应对方案简单粗暴——在城头挂满猪头(孙恩教徒禁食荤腥),直接造成敌军精神伤害值+。

五、桓玄之乱:英雄末路的黑色幽默

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尚之迎来了人生最后的魔幻时刻:

1. 芦笋引发的血案

面对桓玄大军压境,司马尚之派去横江的守将杨秋突然叛变。眼看粮草见底,这位老将居然给士兵发芦笋充饥,还放出经典语录:“吃这个能顶三天!”结果士兵们集体上演“用脚投票”,军队瞬间崩盘。这段记载出自王韶之《续晋安帝纪》,堪称中国版《饥饿游戏》——谁能想到,一代名将的谢幕战,竟败给了一捆蔬菜?

根据野史记载,当时军营里还发生了以下对话——士兵甲:“将军,这芦笋生吃拉肚子啊!”司马尚之:“笨!用火烤烤就是烧烤摊风味。”士兵乙:“那盐呢?”司马尚之:“舔舔兵器,上面有铁锈咸味。”

这种“舌尖上的军营”操作,直接导致第二天三分之一士兵因腹泻丧失战斗力——可见在乱世,掌握《荒野求生》技能多么重要。

2. 涂中逃亡记

兵败后的司马尚之在涂中(今安徽滁州)玩了十几天荒野求生,可惜没等来《荒野独居》的百万奖金,反而被老乡举报,最终在建康市口被桓玄斩首。更讽刺的是,两年后桓玄败亡,晋安帝追封他为卫将军、谥号忠王——这波“死后平反”的操作,像极了现代公司给猝死员工追授“优秀员工奖”。

桓玄杀人诛心的功力堪称宗师级——刑场设在朱雀航,正是当年司马尚之击退孙恩的地方;行刑前送上一盘芦笋:“将军饿否?”首级挂在城门,标签写着“蔬菜战神”。

这种操作放在现代,绝对能拿“最佳反派奖”。

六、历史评价: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司马尚之的一生,堪称东晋末年的时代

不想错过《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