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美名;他临终谆谆告诫子孙“戎狄不作天子”,要“竭尽臣节”,自己却成了子孙建立的王朝的“开国皇帝”(追尊)。当后秦的铁骑最终踏破长安的城墙,当姚苌在龙椅上接受群臣朝拜时,他是否曾在某个寂静的深夜,想起父亲临终那句沉甸甸的嘱托?历史的答卷冰冷而残酷:在权力的血腥祭坛上,“忠义”二字,往往是最先被献祭的牺牲品。
或许,姚戈仲留给后世最宝贵的遗产,并非他子孙建立的短暂王朝,也非那顶追尊的帝冠,而是他以73载跌宕人生所证明的一个悲壮命题:在礼崩乐坏、道义沦丧的无道乱世中,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执着地坚守一份内心的道义准则,这本身就是一场最孤独、也最震撼的英雄抗争。 他像一块顽固的礁石,任凭时代的惊涛骇浪如何拍打,始终试图锚定一丝人性的微光。这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傻气”与执着,或许才是他跨越千年,依然令人喟叹的深层原因。毕竟,在全是“聪明人”的乱世里,偶尔出现一个有点“轴”的理想主义者,哪怕他的理想带着现实的杂质,也足以让灰暗的历史画卷,多出一抹复杂而动人的色彩。
后记:《破阵子?姚弋仲遗训》
陇草凝霜边塞,铁衣踏破山阴。
朔气吞营残鼓咽,白首横刀气尚森。
精忠向晋心。
百战疮痍仍在,孤忠碧血难沉。
裂帛遗言重万仞,南渡归诚全烈箴。
丹心照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