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北魏太武帝灭佛,长安僧侣血流成河。
但历史开了个幽默的玩笑:在北魏的云冈石窟里,西魏的敦煌壁画上,那些佛光映照的梵文旁,工整的汉字译注依然清晰。麦积山石窟第78窟的供养人像中,氐羌武士与汉族文官比肩而立。或许姚兴不知道,他种的文化种子,比他短命的王朝顽强百倍:长安城头王旗换,译经台上梵语传,羌笛已随战火寂,钟磬犹在窟中悬。
这位总自嘲“德薄”的帝王,留给历史一场在血火年代里笨拙却真诚的文明实验——当胡人的弯刀遇见汉家的竹简,当佛经的梵唱混融儒典的吟诵,五胡十六国最荒诞的乱世,反而孕育出最动人的融合奇迹。
后记:《沁园春?咏后秦主姚兴》
羌笛穿云,铁甲凝霜,虎步出关。
看废桥锁浪,六军威撼;
草堂译梵,千卷光悬。
槐里安民,渭滨课穑,释隶归田镰共弦。
惊寰宇,竟龙袍自褪,罪己诏天!
佛幡翻涌秦川,奈胡马扬沙柴壁寒。
叹洛阳喋血,空开疆土;
赫连兵叛,骤裂河山。
秋殿戈腥,病幄喘促,徒伴经书三百篇。
潼关月,照青编半展,泣谶霜残。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