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6章 后燕两月皇帝慕容详:被砍头两次的荒唐暴君

《七绝咏后燕开封公慕容详》

枭啼上谷盗旒冠,骸筑中山剑血寒。^s^a?n?g_b/o\o+k!.`c?o·m?

麟刃乍裁新历碎,腥尘永锢太行关。

生前被砍头,死后被斩尸,慕容详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死两次”的皇帝——虽然他的皇帝生涯,满打满算也就六十天出头,堪称史上最“速通”的暴君成就之一。

公元397年八月的一个清晨,中山城(今河北定州)的空气里,死亡的味道比晨雾还浓。那是尸体腐败的甜腥气,混杂着绝望和饥饿的气息。一群饿得眼冒绿光的百姓,麻木地看着一队杀气腾腾的骑兵冲向宫门。领头的慕容麟,嘴角挂着复仇的快意冷笑。士兵们冲进寝宫,从那张还残留着酒气的龙床上,拖下来一个醉醺醺、还没搞清状况的男人——正是自封的“大燕皇帝”慕容详。前一秒还在做天子美梦,下一秒就被冰冷的现实浇醒。他惊恐地挣扎、嚎叫,像只待宰的猪猡,但无济于事,被粗暴地按在了断头台上。刀光一闪,咔嚓!一颗头颅滚落,热血喷溅在曾经象征无上权力的雕梁画栋上,场面相当“下饭”。

然而,慕容详的“倒霉之旅”还没结束。仅仅三个月后,如狼似虎的北魏大军攻破了摇摇欲坠的中山城。北魏皇帝拓跋珪,带着为堂弟复仇的怒火,干了一件让史官都直呼“太狠了”的事儿——他命人掘开了慕容详那可能还没凉透的新坟,把这位前“皇帝”的尸首拖了出来。然后,拓跋珪亲自操刀,上演了一场真·碎尸万段。刀锋划过尸体的闷响,伴随着他咬牙切齿的低语:“觚弟,哥给你报仇了,这混蛋下去也得再死一回!”慕容详,这位鲜卑慕容家的“奇葩”,就此达成了中国帝王史上绝无仅有的“双杀”成就——生前斩首,死后斩尸。这倒霉劲儿,也是没谁了。

一、天上掉皇冠?不,掉的是口大黑锅!

时间倒回几个月前。公元397年三月,后燕的“正牌”皇帝慕容宝同志,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危机:北魏的“大魔王”拓跋珪,带着他那支在参合陂刚坑杀了数万后燕降卒、杀气腾腾的虎狼之师,像一片巨大的乌云,压向了后燕的都城中山。慕容宝同志一看这架势,立刻启动了祖传的“三十六计走为上”大法。他带着太子和心腹宗室,上演了一出“北狩”(其实就是逃跑)的年度大戏,把满城的军民和这座坚固的都城,像烫手山芋一样,直接丢给了北魏人。

这下中山城可炸锅了!皇帝带头跑路,权力瞬间真空。更要命的是,参合陂那几万同胞被坑杀的惨剧还历历在目,想想就腿肚子转筋。留守的军民们达成了高度共识:投降?门儿都没有!必须死磕到底!可问题来了:群龙无首,谁来带头磕?

历史的剧本就在这一刻,写下了极其荒诞的一笔。城里地位最高的皇族成员,居然是一个平时在慕容宝眼里,连“小透明”都算不上的远房亲戚——开封公慕容详。这位老兄,估计连逃跑的“vip内部通知”都没收到,就这么一脸懵地被历史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城中军民一看:“嚯!这不还有个姓慕容的吗?就你了!”于是,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燕开封公详从宝不及,城中立以为主,闭门拒守。-k/u`n.l,u^n.o*i*l,s\.¨c·o+m·”慕容详大概还在想“我是谁?我在哪?”,就被强行套上了“抗魏总指挥”的帽子,推上了城楼。

更富有戏剧性的是,中山城确实够硬,守军也确实够拼(毕竟不拼就得死)。在慕容详这位“临时工”的“指挥”下(或者说,在军民保命的共同意志下),他们竟然真的打退了拓跋珪的第一波猛攻!消息传到正在狼狈逃跑的慕容宝耳朵里,那感觉真是五味杂陈,既尴尬又忧虑。尴尬的是自己跑太快,忧虑的是这慕容详万一真成了气候咋整?于是,慕容宝象征性地给慕容详封了个“中山留守”的官衔,但屁股还没坐热乎,就赶紧派自己的心腹库傉官骥,带着三千精兵,美其名曰“协助”守城,实际上是来当“监工”,盯着慕容详,别让他真把皇位坐实了。

站在城楼上,望着魏军退却时扬起的烟尘,慕容详那颗原本可能只想保命的心,开始不安分地躁动起来。权力的滋味,就像最烈的酒,闻一闻就上头。这位昨天还默默无闻的“边缘宗室”,突然发现,那顶金光闪闪的皇冠,似乎就在唾手可得的地方晃悠。他摸了摸下巴,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这口大黑锅,好像……也能用来煮一锅权力的美味浓汤?

二、通往龙椅的“红毯”,是用鲜血染成的

权力的春药一旦下肚,慕容详同志立刻进入了“

不想错过《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