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3章 群众的力量

王泽眉头一皱,立即转身下令:“李勇!马上把防空火力架起来!”他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岳涛、林振生,把你们的机枪都给我摆开!”

“哗啦”一声,战士们如潮水般散开。^咸~鱼^墈_书~罔\ _哽!歆.嶵+哙?

李勇亲自带着机炮营的弟兄们冲向制高点,沉重的M2机枪和20毫米高炮被迅速架设起来。

“一队负责东面!二队盯紧西侧!”李勇的吼声在山间回荡。

他挨个检查每个火力点,粗糙的大手拍在机枪手肩膀上:“都给老子把眼睛瞪大点!看见鬼子飞机就往死里打!”

与此同时,两个步兵营的54挺MG-34通用机枪也在山路两侧展开。

岳涛扯着嗓子指挥:“每挺机枪间隔一百米!形成交叉火力网!”机枪手们麻利地架起三脚架,弹链哗啦啦地装入供弹口。

整个山口转眼间变成了一个严密的防空阵地。

王泽站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望着这严阵以待的场面,稍稍松了口气。

他转头对吴祥说:“老吴,抓紧时间组织乡亲们开始吧,拖得越久变数越大,争取早点把炮运回去。”

吴祥立即挽起袖子,快步走向人群。他举起铁皮喇叭喊道:“乡亲们!大家听我安排!咱们先分组。.k¢a′k¨a¢w~x¢.,c·o*m¢”

话音刚落,人群立刻骚动起来,庄稼汉们争先恐后地往前挤。

胡为民抬手抹了把汗,连忙转头对战士们喊道:“都别歇着了,抓紧时间拆炮!别让大家伙等着。”

拆卸工作马上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一门88炮很快被分解成炮管、炮架、炮盾等主要部件,最重的炮管足有两吨重。

几个木匠师傅立刻上前,用粗木棒在炮管两侧绑扎出抬杠,因为太重,炮管两边还用木棒加长,这样可以多一些人抬。

紧接着上来几十上百个精壮汉子,他们围着炮管站成一圈,木棒扛在肩上。

“一、二、起!”随着震天的号子声,几十副肩膀同时发力,炮管被缓缓抬起。粗壮的圆木“嘎吱嘎吱”作响,绳子绷得笔首。

“嘿——哟!嘿——哟!”随着整齐的号子声响起,几十双脚同时迈开步子,沉重的炮管开始缓缓向前移动。

到了转弯处,领头的张大憨大喊:“换拖的!”

众人立即变换队形。

妇女们迅速在地上铺好圆木,男人们分成两拨,前面的人拽着绳索,后面的人扶着炮管掌方向。′幻!想,姬· *埂′辛`最\筷-

有个机灵的小伙子想出用湿稻草垫着的好法子,既减少摩擦力又保护炮管。这招很快传开,果然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可小觑。

“慢点慢点!”胡为民紧张地指挥着,“左边用力!右边稳住!”他的嗓子己经喊哑了,但依然坚持在一线。

就这样,在上万乡亲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沉重的火炮一寸一寸地向根据地移动。

每当有人力竭,立刻就有新的壮劳力顶上去。妇女们提着水桶穿梭其间,给干活的人递水擦汗。

那些刚从县城转移来的群众起初还站在外围观望,很快就被这热火朝天的场面感染。

一个穿着长衫的教书先生率先挽起袖子,紧接着是几个商铺伙计,最后连裹着小脚的老太太都颤巍巍地加入了送水送饭的队伍。

“换我来!”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挤进搬运的队伍,他瘦弱的手臂虽然使不上大力气,却执意要帮忙扶住绳索。

旁边庄稼汉笑着给他让出位置:“读书人,慢慢来,别闪了腰!”

山路狭窄崎岖,队伍不得不排成长蛇阵。从下午到月上中天,蜿蜒的山路上火把连成长龙。

张大彪带着一个连的战士来回奔走维持秩序:“后面的别挤!保持间距!”

“换班!”每隔半个小时,嘹亮的喊声就会在山谷间回荡。

新换上来的壮劳力二话不说就顶上去,替换下己经汗流浃背的同伴。

有个五十多岁的老汉带着三个儿子一起上阵,最小的儿子才十六岁,单薄的肩膀磨得血肉模糊,却咬着牙不肯退下。

“娃儿,歇会儿吧。”老汉心疼地看着小儿子。

“爹,我能行!”少年倔强地摇头,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和血迹,又挤进了搬运的队伍。

“左边低点!”

“注意那个坎!”

吆喝声此起彼伏。有个战士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旁边立刻伸出七八只手扶住他。

最险要的老鹰嘴路段,坡度陡

不想错过《抗战:我的系统太大方》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