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是土匪窝,别说种地了,住在附近连命都不保。”
这时候老太婆开始端着冒着热气的面汤走过来。
“这么凶?”罗阳诧异,他的观念里,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坏着呢,领头的叫赵三爷,听说今年投了小鬼子。”
“赶紧干活去,别在这里咧咧了!”上完面汤的老太婆回头瞪了一眼老汉,老汉尴尬地笑了一下,转身进了里屋。
几人吃完早点,继续走小路,往石门山方向回。
这时候镇上的村民都出来了,几个人都是生面孔,再走大路己经不安全。
吃饱了饭的小石头脸上有了血色,这段时间几个少年确实长了个子,小石头变得粗壮了一些,不像原来那样细胳膊细腿。
只是脸色更黑了。
罗阳现在也变黑了,一身庄稼汉的衣服穿着,看着有点农夫的感觉。
“罗队长,有把握吗?”
路上萧连长问罗阳。
“试试,石门山不能住了,那里只能躲藏,发展不了。”
罗阳没把话说满。
打仗,从来都是精心准备,猛烈攻击,打得是一个意外和突然。
“萧连长,你手下的几个人有熟悉迫击炮的吗?”
“额,王喜柱是炮兵,不过他不是我的兵,是晋绥军的,不知道他的水平咋样。”
萧连长说完,罗阳沉吟起来。
他们人数少,重火力欠缺,要是有个炮手,关键时刻兴许有用。
萧连长大概猜到罗阳的用意,他不好意思地说:
“喜柱碰到我们的时候,正在被鬼子撵,别说迫击炮了,连机枪都没有,就是有机枪也早没子弹了,为了跑得快,我们丢了好多东西。”
“唉,一百多人,最后就剩二十多人,伤亡惨重。”
萧连长想起这几个月的逃难生活,神情抑郁。
“萧连长不必自责,在这里你们没有根据地,没有给养,没有武器弹药,能活下来也挺不容易。”
罗阳拍了拍萧连长肩膀,宽慰他。
萧连长只比罗阳大几岁,不过从外表上看,好像比罗阳大十几岁。
这时代当兵都是十几岁进行伍,二十多岁己经是老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