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倒没指望报纸可以报道,他只是希望这些历史图片被记录下来。/0.0~暁+说`网¢ ?首^发\
来自后世的他知道,小日子这个民族惯以谦逊有礼,动辄弯腰鞠躬迷惑世人。
实际上做过的坏事,几乎一个也不承认。
有真实的照片,能记录下来,为后世提供一份铁证。
他看杜思玉的表情好像可以报道,不禁问道:
“沪市现在是敌占区,你们报社不怕审查?”
“罗团长,我们叫华侨报,在海外也有报社,他们是可以报道的。”杜思玉解释。
罗阳安排好就想走,杜思玉又说:
“罗团长,我觉得你们对泰源之战不是很重视,你们不觉得这件事能提振国民抗战信心吗?”
“是可以提振,不过最重要是持续打击鬼子,有的国民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一首在艰苦抗战。”
“而有的人即使在条件优渥的大城市,也整天自卑,想着投降。”
说到这里,罗阳想起正在冰天雪地里独自抗战的杨将军。
这句话让杜思玉陷入了沉思。
这话似乎很有道理,不过以前没人这样说过。
罗阳先行回了自己房间。
——
下午开始,持续的挖防空洞工程继续开始。
得益于从煤矿缴获的炸药,劳工营出来的战士们对挖防空洞技术娴熟。
山里炸药声隆隆,兵工厂的山洞在扩大。′x-i\n_t/i·a!n~x`i?x_s-..c_o!m?
战士们住的窑洞也在紧锣密鼓的开挖。
为了防止惊到羊群和猪群,大鼻涕和麦穗把牲口往深山里赶。
群山之间,有几块平缓的坡地,那里还有点枯草。
黑猪群在山里拱来拱去,大鼻涕会从树上摘点野果给它们吃。
冬天到了,黑猪也才一百多斤,没有多余粮食喂它,食堂从来没有剩饭。
只能用麦麸稻糠拌点辅食喂它们。
——
下午时分,小石头来报告,说二团高团长和游击队杨队长一起来拜访。
罗阳找来了萧营长,俩人一起下山去迎接。
高团长是第一次来武圣山,他目光炯炯,盯着这座山看地形。
这大概是打仗打习惯了,脑海里始终考虑在哪里架设机枪,能够封堵住敌人。
罗团长和萧营长到了村口时,才发现这两位都带了礼物。
杨福林队长拉着十几桶柴油,二团则拉了几十袋粮食过来。
大家纷纷上前握手,寒暄。
“罗团长,萧营长,这是我们打鬼子据点时缴获的,我们没有几辆汽车,就给你们带来了。”
杨福林指着身后的柴油桶。
“罗团长,我们没有啥武器送给你们,只能送点粮食。”
高团长握着罗阳的手说。
“谢谢,高团长,杨队长,走,咱们上山。.8^4\k/a·n¨s·h`u\.`c/o*m_”
“今年百姓日子好过,我们部队日子也好过。”
“小鬼子秋收前被灭了,没人来收粮税,我们今年缴获也多。”
二团现在根据地大,他们经常去攻打隔壁县的鬼子据点,缴获的粮食也多。
出发前,高进生看看团里多余的步枪,想想送这个给武圣山,估计他们也不缺。
索性装上粮食带了过来。
到了山下,卸下粮食和柴油。
应高团长要求,萧营长带着他们首奔山下藏飞机的地点而去。
防空洞还没挖好,飞机暂时存放在用树木搭成的伪装棚里。
绿色涂装的鬼子飞机其实不高,远不如后世的战机高。
不过在这个时代,还是个新鲜玩意。
高团长走上前去,边摸边赞叹:
“乖乖,这玩意好啊!”
杨福林也露出羡慕的神色。
“罗团长,这真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啊。”
高团长笑道。
“也不容易的,差点让鬼子包了饺子。”
萧营长讲述了鬼子西面援敌到来的险象。
他讲的保守,没有把战斗说的一帆风顺。
高团长,杨福林听的全神贯注,还不停问起战场细节。
“你们真有魄力!放在晋地,没几个人有这种胆量。”
高进生由衷的说道。
看完飞机后,俩人又去参观了重炮的训练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