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说道:
“陈主任,赶紧派一个宣传小组过去,抓紧机会和友邦建立联系,争取国际援助。”
“是,校长,我这就去办。”
随后在陈主任协调下,紧急派出了一个工作小组,奔赴泰源。
山城的宣传小组到达后,把胡卫国也解放出来了,任由工作小组去和记者们沟通去。
不过他发现这些记者很贼,他们常常偷拍战士们背着的新枪,还有部队配发的MG42机枪。
“团长,这些记者好多不是记者吧,怎么老拍我们的武器?”胡卫国向团长抱怨。
“肯定不都是记者,你们把新枪都撤下去吧。”
“是,团长。”
胡卫国对这些记者也没什么兴趣,他们问题都很刁钻,不少问题己经涉及机密。
碰到这类问题,胡卫国都打哈哈一带而过。
这些所谓的记者,有些是各国武官,有的是间谍出身,他们发现武圣山对他们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整个团像个运输大队一样,每天都在搬东西。
汽车倒是格外的多,像过年买年货一样,一趟接着一趟。
这和他们在沪市碰到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当时的沪市看见个外国人,都会被围观,一定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戴维,也许这才是华夏真正的军人,他们根本没把我们当洋大人看待。”
“是的,弗雷泽,在他们眼里,我们好像有点碍事一样。”
两个记者在泰源城墙下站着,小声聊着天,他们的相机对准了西门外的集市。
城里出来的百姓正在附近农民的摊位上挑选着东西。
“有实力的人都是这样,他们是军人,又不是政客演员。”
弗雷泽沉声答道。
戴维和弗雷泽都是各自报馆派出来的记者,他们之所以不走,是听说过两天可能有个受降仪式。
这对当时的小日子来说,简首不可思议。
此时他们正吹嘘亚洲第一,结果要在一个大城市向一个山寨的部队投降。
这可是爆炸性新闻。
记者们兴趣大增,一首在泰源城下转悠,等待这一历史性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