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你跟我提到的条件,现在看来差了不少。
听说你儿子贾东旭转正失败了?这样他就算不上正式工人,顶多是个学徒工。
而且你说过的缝纫机,我也一直没见到。”
媒人一边说着,一边环顾房间,显然未发现缝纫机的存在。"我和那位姑娘介绍时,特意强调了这些条件。
你这儿什么都没有,这不是在骗人吗?难怪人家不愿意。”
原本打算发火的贾张氏,听到媒人一连串的话后,气势也弱了几分。"学徒工怎么了?东旭的师父你也见过,那是钢铁厂的资深工人!有这样的师父,东旭将来成为工人还不是早晚的事吗!”
说到这里,易忠嗨轻轻咳嗽几声。
虽然他对这句话不太认同,但考虑到这是关于徒弟相亲的事,也就没再多说什么。"至于这缝纫机,还没嫁过来就买,是不是太早了?”
听到贾张氏的解释,媒人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w\a.n\o¨p+e~n¨.?c-o!m!"贾家嫂子,不得不说,你确实有一套。”
你这儿什么都没有,全是空头支票吧?
媒婆的话让贾张氏的脸色有些难看。
她自然明白媒人话里的意思。
这时,一直沉默的易忠嗨也清了清嗓子。"媒人,你的话也有道理。
我看这事多半是误会。
这样吧,过段时间再去秦家一趟,把情况跟人家姑娘说清楚。
我们是有诚意的,到时候再让两个年轻人见见面。”
易忠嗨很清楚贾张氏的性格。
你儿子没转正,家里又什么都没准备,难怪人家姑娘会临时变卦。
听了易忠嗨的话,媒人点点头表示同意。"是啊,这事不能急。
贾家嫂子,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再帮忙联系姑娘。
不过,你们需要准备的东西还是要准备好,不然谁都不想嫁入一个差的家庭,对吧?”
媒人和易忠嗨这么说,贾张氏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当下,她冷哼了一声,有些不情愿地说:“这媳妇儿还没进门,就在我们家摆出这样的架势,外人看来还以为她有多了不起呢!”
显然,秦淮茹的做法还是让贾张氏记恨着。
旁边的易忠嗨劝道:“这都是为了孩子,人家小秦同志确实不错。”
……
……
易忠嗨显然也看中了秦淮茹。
这姑娘从农村嫁到城里,没有那么多娘家的事要操心。
而且昨天聊过之后,易忠嗨很有信心能掌控这个姑娘。
这样的结婚对象很适合贾东旭,将来也不会影响他们夫妻的晚年生活。
所以,他很喜欢贾东旭娶这个媳妇儿。"对啊,贾家婶子,易师傅看得最清楚,这小秦同志条件挺好,模样您也见过,将来给老贾家生七八个健康的孩子,这点小摩擦算不了什么!”
媒人也在旁边附和。
贾张氏听后脸色才稍微缓和。
媒人的话没错,虽然他们是城里人,但条件在同类家庭里并不算好。
首先,贾东旭的父亲去世了,少了根顶梁柱,这是劣势。
再者,她自己没有正式工作,等于依赖儿子养活。
而贾东旭只是个学徒工,一家人的开销全靠这点工资,还能有什么好的条件?
普通城里的姑娘很少会看上他们家。
这也是为什么贾张氏愿意找一个农村姑娘的原因。
另外,秦淮茹确实长得好看,水灵灵的,说不定真能给老贾家多添几个孩子。
这才是贾张氏看重的。"那你得好好跟那个姑娘聊聊,我们家条件其实很不错!”
贾张氏叮嘱道。
贾张氏明显是在糊弄乡下来的姑娘,利用对方不了解行情的心理。
媒婆对此心知肚明,却并未揭穿,因为这事对她有利无弊。
媒婆走后,贾张氏叫贾东旭出来。
东旭脸色不太好,听母亲说已安排好下一步,他稍微安心了些。
但他仍忧心忡忡,不知对方为何拒绝,担心下次见面又生变故。
易忠嗨在一旁劝慰,认为可能是东旭工厂职位的问题,并承诺帮忙争取转正的机会。
听到这话,母子俩顿时充满希望,“谢谢师傅”
的话脱口而出。
自己落水生病时,是师傅前来照料;而相亲遇到问题,也是师傅出手相助。
贾张氏内心对易忠嗨充满了由衷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