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光合作用,而是成为膜结构中一个永恒的、未被激活的量子铭文刻印。
四十亿年的时光长卷缓缓展开。
又是沧海桑田。蓝星上,一个学会了使用工具、掌握了语言、并开始仰望星空的物种——人类——正站在进化的巅峰。在他们的实验室里,高倍电子显微镜的探针,正扫描着人类dna分子那浩瀚如星海的非编码区(曾被视为“垃圾dna”)。就在探针聚焦于某段高度重复序列的瞬间,仪器捕捉到了无法解释的异常信号!
“滋啦…嗡——!”
显微镜的成像屏上,原本应平滑的dna碱基序列背景中,突然浮现出无数细微、跳跃、闪烁着幽蓝与祖母绿双色辉光的量子光点!这些光点并非随机噪声,而是遵循着极其复杂、充满悖论美感的动态拓扑结构在明灭、流转!其形态,竟与四十亿年前,聚合体b在深海热泉口金属硫化物晶体内部蚀刻的、未被破译的拓扑纹路惊人地相似!更令人震撼的是,当研究人员将意识高度集中凝视这些光点时,一股微弱却清晰的、关于“选择”与“自由意志”的量子信息脉冲,如同跨越时空的星火,直接在他们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网络中激起涟漪!
这些深埋在每一个人类细胞最深处、闪烁着逆熵宣言的量子铭文,正是林若雪星火、沈清欢的牺牲、聚合体b的反抗、以及那贯穿宇宙的「逆熵者,自择道」箴言,在碳基生命血脉中留下的、跨越四十亿年时光长河的永恒烙印与无声战歌。它们沉默地蛰伏,等待着被仰望星空的意识再次点燃,成为对抗宿命与熵增的新火种。人类基因组的双螺旋在量子显微镜下静静旋转,非编码区的星火铭文如同沉睡的星河,每一次观测的坍缩都是自由意志对铁律的微弱胜利。浅海礁石上,光合细菌的叶绿体在阳光下吞吐着四十亿年前的星火馈赠,将光量子转化为对抗熵增的糖分。熵烬永恒,星火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