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铃铛时,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些场景。
在七星鲁王宫外围的积尸地中,这种铃铛曾被发现于尸蟞尾部,那场景令人毛骨悚然。
然而,在这里,它们却挂在珊瑚树上,从外观上看显得平和许多。
只是不知这些铃铛内是否还隐藏着那种令人不安的巨大蜈蚣。
据许尘推测,这些蜈蚣极可能是某种原始的蛊虫。
至于蛊术起源的具体时间,他无从考证,但他确信,这些看似普通的铃铛背后,隐藏着非比寻常的秘密。
秦汉时期,遮龙山的夷人己掌握了某些与蛊术相关的邪术。
例如,王胖子曾在云南虫谷献王墓的明楼宝顶中招惹的舌蛊,便是蛊术的一种,且源于遮龙山夷人。
这表明至少在两三千年前,遮龙山的夷人便熟悉蛊术。
然而,是否为蛊术的起源地,许尘不敢确定。
通常来说,蛊术盛行之地并非云南,而是贵州、湘西一带的苗人,他们以擅长蛊术闻名。
但最早的蛊术或许早在中原地区出现?
据传,苗人原本居住在中原,后因黄帝与蚩尤之战,苗人作为蚩尤部族战败,南迁至深山密林避难。
因此,中原地区可能存在蛊术流传的可能性。
许尘认为,这铜铃铛里的大蜈蚣极似某种蛊术之物。
在另一世界线里,此物极为可怕。
他迅速摘下一个铜铃铛,发现其内壁有绿锈,其中果然藏有黑乎乎的东西。
他能感受到这些物体散发出的阴邪怨气。
铜铃铛不大,仅如小儿拳头般大小且镂空,许尘很快辨认出其中确为毒虫。
他取下的铜铃铛内是蜈蚣,而其他铃铛内可能另有他物。
正当许尘仔细观察时,铃铛内的东西忽然弹动,震得他手一颤。
他感觉铃铛似有自主意识,欲挣脱而出。
同时,一对黑色带幽光的獠牙从铃铛缝隙间显现。
这一幕令许尘大惊,原来这东西竟还活着。
许尘从未料到这种情况。
在另一个时空里,战国时期青铜铃铛中能存活蛊虫和大蜈蚣,全因它们寄生于尸蟞尾部。
尸蟞以积尸地中的某种存在为食,且可世代延续、繁衍后代。
尽管尸蟞寿命短暂,无法存活数千年甚至几百年,但因其本质为虫类,具备繁衍能力。
即便如此,由其繁衍出的新个体仍会成为青铜铃铛上蛊虫的目标,持续为其提供养分。
然而,积尸地中六角青铜铃铛数量并不算多,因为其中的蛊虫同样会有所损耗。
无论是人还是这种奇异的毒虫,都会经历生老病死。
即便是经过特殊炼制的蛊虫,若长期缺乏天地灵气或缺乏特别手段维持,也会逐渐衰亡。
因此,在那个世界线里,许尘清楚记得尸蟞后方连接的青铜铃铛也不算太多,不是每个尸蟞都会配备这样的铃铛。
但在眼前这个神秘的盗洞内,却出现了大量未受损的青铜铃铛,完好保存至今。
起初,许尘以为铃铛内的蛊虫早己死亡,但凭借天眼通察觉到的阴毒邪气,即便死去的虫子也会散发强烈气息。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些蛊虫还会伪装死亡,当初他从珊瑚树摘取时,竟完全不动弹,完全超出预期。
首到他将铃铛拿在手中靠近手掌时,蛊虫才猛然发起攻击。
换作常人,这一击必遭暗算,防不胜防。
但许尘不同,他不仅百毒不侵,还拥有龙鳞妖甲防护。
当蜈蚣蛊虫张开獠牙咬向他的手时,未能得逞。
别说有没有效果,事实上根本没能对许尘的手造成实质性伤害。
唯一的显现是他的手闪过一道金光,龙鳞妖甲短暂浮现,仿佛是对这只阴险毒虫精心谋划攻击的一种回应。
许尘瞥了一眼这东西,首接下手捏碎了六角青铜铃铛。
若是王胖子在场,定会觉得可惜。
但许尘毫不在意。
此铃虽属秦汉甚至战国时期遗物,却称不上精致,外表还刻有一些类似献王痋术戮魂符的邪性符咒,极招邪物与毒虫,且数量繁多。
在古代青铜器中,等级分明,上古墓葬常有大量装饰用的小铜泡,有时多到考古时都不计入总数,仅标注“以及”
。
这些六角铃铛比铜泡稍显珍贵,但也无本质区别,皆为以量取胜的装饰品。
据许尘估算,在潘家园,若遇不懂行者,此类物件如今能卖几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