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巨大。
几人在沉船中忙碌多时,早己筋疲力尽。
稍作清洗后,便煮茶用餐,迎着海风启程前往珊瑚庙岛。
航程至少需一日,路途遥远。
次日,众人终于到达珊瑚庙岛,许尘心情激动,预示着南海归墟冒险正式开启。
珊瑚庙岛地处南洋枢纽,堪称风水宝地。
珊瑚庙岛原本无人问津,只因南岸巨崖顶上有座珊瑚庙,据传为郑和下西洋时留下的遗迹,因此得名。
这座岛虽不大,却独具特色。
崖脚有一处水湾,由山洞流出的淡水汇聚而成,而非真正的海湾。
这决定了珊瑚庙岛早期的地位——南洋重要的淡水及物资补给站。
起初,岛上仅有不到百户渔民定居。
后来,随着南洋贸易兴盛、航线繁忙,这里成为过往船只补给淡水的关键节点,甚至许多出海商船的最后一站。
由此,小岛因航道而逐渐繁荣,从最初的几十户人家发展至常住人口上千。
许尘与同伴登岛后,发现此地风水格局极佳:百米高崖前为平缓沙地,兼备淡水、水湾和码头;椰林沙滩,蓝天碧海,宛如热带度假胜地。
地理位置同样优越,依青乌风水术,此岛位于南龙支脉龙尾的龙鳍上,属灵动聚财之地;按许尘的天星风水学,岛居南方七宿之一星日马之下,“七星如钩柳下生,星上十七轩辕形”
,象征车马之象,地处交通要道,适合作为中转流通之地。
如今己有初步规模,未来或有更大潜力。
只是此地远离大陆,管理不易,可能无法获得 大量投资,只能依靠本地居民、商人及探险者自发发展,逐渐演变成一座孤悬海外的中立商贸城。
许尘考虑在此投资,前景可期。
这里具备发展的根基,有陆地,有淡水,仅这两点便足以支撑起数千乃至上万人口的生存。
若能顺利发展,这里可能会成为商贸繁荣之地,聚集投机取巧之人,亦或是藏污纳垢之所,同时吸引逃避法律制裁者,以及寻求庇护的女人。
这片区域注定会充满生机与罪恶。
粮食等生活物资,只需珊瑚庙岛得以发展,便可由外界输入,无太大阻碍。
然而,珊瑚庙岛本身环境复杂,氛围活跃却缺乏稳定,长期居住虽热闹非凡,却难享安宁。
若能在珊瑚庙岛附近找到一处淡水小岛,则更为理想。
即便没有淡水也无需担忧,许尘可借助虚数空间技术,在其中制造泉源,并将其转化为现实可用资源。
距此几小时航程之处最为适宜,既清静又不失便利,想热闹时随时可至珊瑚庙岛。
前往南洋其他地区亦非难事。
许尘己在心中描绘出珊瑚庙岛未来的蓝图。
目前,珊瑚庙岛尚显简陋,居民不多。
除部分渔民外,多数人为过往船只提供补给与情报服务,而青头交易更是其一大特色。
所谓青头,许尘早有听闻,即从海中打捞的各类财宝,包括沉船物资及古代船只遗物,甚至海难中遇难者身上的物品皆归入此类。
青头交易并无明确规范或管理,全凭买卖双方自行判断。
成交后,银货两讫,再无纠葛。
青头品类繁多,丝毫不逊于古玩,涵盖陶瓷器、武器盔甲、金属饰品、灯具、木材、雕像、珍珠砗磲、珊瑚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古代金属货币与特殊香料,还有一些鲜有人识的大海珍品。
因珊瑚庙岛位于南洋核心地带,各地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商船与商人频繁往来。
从南洋各国乃至天竺,甚至更远的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区域的器物都会聚集于此。
于是,许多国内和香江难得一见的异域风格物品都能在此看到。
即便如许尘这般见多识广之人,来到此地依旧兴趣盎然。
逛无论在哪里都是极有趣的事。
许尘决定利用两三日时光,在这座小岛尽情游览一番。
许尘与王胖子等人乘坐的船只抵达珊瑚庙岛后,因还需等待陈教授及雪莉杨、大金牙等人购置的物资,不得不滞留数日。
趁此间隙,他想与胡扒一、王胖子以及明叔、雪莉杨等人一同探索周边环境。
一方面熟悉珊瑚螺旋海域的状况,另一方面享受游历的乐趣。
此外,他还希望在这座岛上寻觅一艘适于出海的船只。
原船的老大经验不足,对珊瑚螺旋海域并不熟悉,且船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