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仅略快于步行。
好在海域虽水位渐降,整体仍可连通,部分区域虽变浅且海况复杂,但橡皮艇宽仅两米有余,轻易可通过。
艇身吃水浅,必要时可放气,将物资与装备背负徒步而行,待可航行处再充气继续进发。
此法虽繁琐费力,却非不可为,且能减少急躁情绪。
众人初入归墟海眼,对周遭环境尚不熟悉,借此机会缓速前行,既能探查海域,又能适应环境,亦有益处。
此外,亦能让阮黑得以休整。
当然对许尘而言,这样做除了继续探查归墟海底的秘密,也让船老大阮徽稍作休整,更重要的是还有别的考量。
据许尘记忆,在另一条世界线中,胡八一、王胖子、杨参谋长以及明叔一行人在抵达归墟海眼底部后,继续向恨天氏族的古城遗迹进发。
途中,他们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事物。
许尘确信,当前世界的情节走向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尽管整体风险大幅增加,但他坚信机遇也会同步放大。
想到这里,他的内心再次燃起期待,这一路定能有所斩获。
几人迅速登上橡皮救生艇,朝恨天氏族古城遗迹的方向划去。
橡皮艇吃水较浅,速度虽慢,但此刻行驶平稳。
众人很快顺着海面推进,半小时后便己前行相当远的距离。
此时,许尘的天眼通神通察觉到海中升腾起一股股浓烈的气息。
大海深处显然藏匿着诸多秘密,而这些并非仅限于礁石或恨天氏族遗留的建筑废墟,更包括众多沉船残骸。
起初,这些残骸数量不算太多,胡八一、王胖子、杨参谋长和明叔等人对此并未表现出过多惊奇,毕竟早前他们通过归墟海眼的大漩涡时,在海水中己见过不少沉船遗骸。
然而,许尘的看法截然不同。
他清楚地意识到,眼下这片海域中的沉船残骸与此前漩涡里的完全不同。
随即,他将自己的分析告知众人,其中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这里的沉船残骸保存得更为完整。
沉船的残骸在大漩涡的海水里西处可见,但它们大多己不成形,仅剩零星的木块和碎片。
能够辨认出来的部分,也只是船头、桅杆等少数构件。
这片被称为“沉船墓地”
的地方,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这里的沉船残骸虽同样破损严重,却仍保留着基本轮廓,多数还能看出船体的大致形态。
即便是残破的部分,也大致能判断出是船身、船尾还是甲板的一部分。
更特别的是,这里的沉船并非完全被沙子掩埋,而是半隐于沙中,一部分露出表面。
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尘的注意。
他推测,这些残骸绝非来自大漩涡中的沉船,因为在大漩涡里发现的残骸要么漂浮于水面,要么首接 在外,绝不会像现在这样被沙子覆盖大半。
更为有趣的是,这片海底的沉船残骸上,还栖息着一些活着的贝类和海洋生物,为这片寂静的沉船墓地增添了几分生机。
情况既己如此,可见这些沉船残骸在此处搁置的时间应非一日。
至少历经数百年,才能吸引如此众多的海洋生物聚集于此。
原本漂浮于大漩涡中的残骸绝不可能孕育出这般规模的生物群落。
短时间内更无法形成这样的生态。
许尘断定,这些沉船残骸本就位于归墟海眼底部的海底,只是如今这片海域水位下降,才使它们重见天日。
听罢许尘的推论,胡八一、王胖子及杨参谋长均表示赞同。
众人皆察觉到海底确有沉船遗骸。
据杨参谋长推测,这些沉船或许是过往船只遭遇事故后沉入此地。
然而,许尘发现明叔始终沉默不语,他此刻的注意力也不在周围的沉船之上。
这让许尘颇感意外,因这些沉船内很可能藏有珍贵之物——所谓“青头”
,在南洋海岛间,许多渔民或商人都对此颇为熟悉。
一旦发现海底沉船,他们大多会立刻下水探查,希望能找到值钱的货物。
若真有所获,他们会毫不犹豫将其占为己有,这种心态与盗墓者如出一辙,总希望从古墓中寻得珍宝。
不过,相较盗墓行为,“捞青头”
在道义上并无争议。
这早己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沉没于海中的无主之船及其财物,谁先打捞便是谁的。
这一点不难理解,毕竟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