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这面铜镜与那只来自海边的神秘生物共同被封存在洞穴内长达两千年左右。+小`税^C?M·S- ^首`发^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由于地处东南沿海山区,环境湿热,洞穴内部必然十分潮湿。
在那样的环境中,人体遗骸放置其中,短短一两个月便会呈现白骨化迹象。
如此环境下,一面易生锈的铜镜更难留存。
假设是一块青铜制品未被密封埋于土中,而是置于这样的山洞内,恐怕不到数十年就会锈蚀为一堆绿锈。
然而,当这一面铜镜再次重现于世时,己是两千年后。
山洞崩塌后,铜镜被发现。
在它辗转至玛丽仙奴号船主之手前的经历,己无从知晓。
但显而易见的是,它并未得到妥善保管,很可能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
正常情况下,这面铜镜应如许尘先前找到的青铜卦镜般保存。
那面青铜卦镜虽称不上完美,但在同类中己属难得。
许多战国或汉唐时期的出土铜镜历经岁月洗礼,如今大多破损严重,仅能辨认出大致形状与纹饰。
而这面秦王照骨镜却宛如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前新铸一般,尽管表面有少许岁月留下的痕迹,比如微小的锈迹斑点,某些部位还有些淡淡的绿色,但它整体依旧保持青铜最初的颜色,非典型的绿色,且与许尘见过的所有青铜器都截然不同。
尤为罕见的是,这面铜镜呈现出近乎金光璀璨的色泽。
而其可照人的一面——极为光滑的一面,保存状态同样极佳,甚至能清晰映射周围景物,之前折射出的光芒即是从这一面发出。
见到此景,许尘欣喜异常,因这面铜镜依然闪耀着强烈的金光,显然蕴藏深厚灵力,可作为法器使用。
他随即仔细检查铜镜,果然触发系统提示音:“恭喜宿主获得秦王照骨镜。”
许尘未曾料到,手中那枚被他误认为唐代铸造的升官发财铁镜,实则源于战国,甚至可能是秦始皇时期的遗物。
这面铜镜不仅具有非凡的历史价值,更是天地人三才之器,功能极为强大。
令他更为惊讶的是,这枚铁镜不仅能与升官发财戒指共同激发套装效果,还能与其他秦王八镜配合,释放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这其中,秦王照骨镜的作用尤为关键。
秦王照骨镜的特殊能力远不止于此。
它能穿透人体,清晰呈现五脏六腑、西肢百骸及经络分布,其扫描效果远超普通医疗设备,甚至能通过颜色变化指示潜在的病变部位。
此外,它还具备一种独特功能——能够窥探人心。!x!i?a/n-y.u′k~s¢w¢.¢c!o~m′
当镜光照向人的骨骼时,竟可映射出此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一特性使许尘联想到一句古话:“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此镜所指的“骨”
,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骨骼,更蕴含着内心深处的思想本质。
通过秦王照骨镜,能清晰洞察一个人的真实品行与性格。
这对许尘而言无比珍贵,但不仅限于他,对任何人都是如此,尤其是管理者或统治者。
这种能力极大,能判断手下是否忠诚。
若其他 得知此镜的真正价值,定会竭力获取。
当年秦始皇或许未完全掌握其用法,否则秦朝不至于二世而亡。
若秦始皇懂得使用此镜,公子扶苏、蒙恬等人便不会无辜受害。
甚至李斯、赵高之流,在露出端倪前就被清除。
许尘对此不免叹息,秦始皇太过挥霍,他统一六国后,搜罗六国珍宝收入阿旁宫,却疏于研究,致使秦王照骨镜被浪费。
此外,秦王照骨镜除前两条属性外,第三条更为强大。
它能塑造许多灵体原型,与照妖镜不同,后者仅能显露妖邪原形。
许尘并未过多感慨,秦始皇能否长久统治对他并无影响。
秦王照骨镜能显现灵体影像,无论其是否愿意。
这一特性极为独特,与一些特殊处理的恐怖故事中的镜子相似,但后者需厉鬼主动配合,且效果短暂。
秦王照骨镜却无需此类条件,灵体无法隐匿自身,皆会被镜中捕捉。
许尘深知此镜价值非凡,遂将其收入系统空间,以免他人知晓。
此举不仅保护了秘密,也让秦王照骨镜免受觊觎。
随后,许尘目光转向最后一个储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