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和压制工艺,煤球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保证。
短短十天,第一批一百台煤炉和配套的上万个煤球,就全部生产完毕。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何把这些“宝贝”安全地送到客户手里,并且换回真金白银。
这天夜里,李云龙的团部里,鬼鬼祟祟地聚集了七八个人。
这些人,正是李云龙千挑万选出来的“金牌销售员”。
为首的,是一个叫钱有才的半大老头,他就是张二狗的表舅,在平安县城里经营着一家小杂货铺,为人机灵,路子也野。
“钱掌柜,各位,”李云龙亲自给他们倒上热茶,脸上堆满了笑容,“今天请大家来,是有一笔大生意,要交给你们做。”
他指着墙角一台崭新的煤炉,唾沫横飞地把这“神仙炉子”的种种好处吹嘘了一通。
钱有才等人都是生意人,一听这炉子的性能,眼睛顿时就亮了。
他们深知,在寒冷的晋西北,这样一款高效又干净的取暖炉,绝对是抢手货,不愁销路。
“李团长,这炉子确实是好东西。”钱有才搓着手,小心翼翼地问道,“只是……这价钱?”
“好说!”李云龙大手一挥,“这炉子,连带一百个煤球,咱们的出厂价,是十五块大洋一台!”
“嘶……”在场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十五块大洋,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足够一个普通家庭大半年的开销了。
“贵?”李云龙眼睛一瞪,“这叫贵?这叫物有所值!你们把它运到县城里,卖二十块,还是卖三十块,我不管!多出来的,就是你们的辛苦钱!卖得越多,你们赚得越多!”
他又补充道:“我只要十五块大洋的‘货’!可以是现大洋,也可以是等值的药品、食盐、棉布。尤其是盘尼西林那样的西药,一盒,我给你算三十块大洋!上不封顶!”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钱有才等人一听这话,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一台炉子至少能赚五块大洋,要是能弄到西药,那利润更是翻倍!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李团长,您放心!”钱有才当即拍着胸脯保证,“别说三十块,就算是四十块,我也有把握给它卖出去!城里那些有钱的老爷们,为了冬天不受罪,花多少钱都乐意!”
“好!”李云龙很满意,“不过,丑话说在前面。
生意归生意,纪律归纪律。
谁要是敢打着我们独立团的旗号,在外面为非作歹,或者私吞货款,后果你们自己掂量!”
李云龙的眼神,陡然变得凌厉起来,屋子里的温度仿佛都降了几分。
钱有才等人吓得一个哆嗦,连忙点头哈腰,表示绝不敢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