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0章 大义新章

背性命托付的兄弟,都是信得过的。然而这位郡主……”他一抱拳,“属下鲁莽直言,还望教主宽恕。?幻.想?姬, ?首*发¢这位郡主乃是汝阳王之父,倘若有天我等与她父亲、兄长你死我活之时,如何能相信她能一起拿刀子砍杀父兄?”

张无忌道:“咱们是‘赶鞑子’而不是‘杀鞑子’,我们明教推翻元朝,解救黎民于水火,那是绝对不变的,只要他们蒙古人回到草原放牧,不再奴役我们,我们自己种地耕田,互不侵犯岂不是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福通道:“咱们不杀鞑子,他们却是时刻在杀咱们,敢问教主,若是赶走了鞑子,他们日后卷土重来再来烧杀抢掠却又如何?”群豪听他们言语,场下各有不同看法,一时窃窃私语不断。

“啪!”一声清脆的碎裂声响起,只见宋青书缓缓站起身,手中的酒碗被他生生捏碎,碎片和酒水洒落一地。他脸色平静,但眼神却深邃得如同星空,带着一种洞穿古今的沧桑与智慧。他心道以你们的见识,怕是理解不到位了。

“刘大帅问得好!问得正是时候!”宋青书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嘈杂,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师弟的为难,恰恰问到了我华夏数千年来,面对北方游牧,一个最深沉的困局!”

他慢慢起身踱步,“当我得知无忌师弟与赵敏郡主两情相悦,生死相依之时,感叹真乃天意!天助我中华!”

刘福通一抱拳:“刘某愚钝,还请盟主明示。”

宋青书环视全场,目光扫过每一张或愤怒、或疑惑、或期待的脸:“诸位可知,为何强如汉武帝,麾下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打得匈奴远遁,却终究未能永绝北患?为何盛唐之时,突厥、吐蕃依旧屡屡寇边?为何我汉家江山,屡屡遭受铁蹄蹂躏?”

群雄被他问得一愣,这是他们从未深入思考过的问题。

“原因无他!”宋青书自问自答,声音带着历史的沉重,“北方草原,沃野千里,非我农耕之土。游牧渔猎,逐水草而居。其性如狼,弱则俯首称臣,强则南下牧马劫掠!中原强盛时,他们便远遁漠北,避我锋芒;待我内乱或衰弱,便卷土重来,劫掠杀戮,周而复始!此乃地理、生存方式所定,非灭其族,不能绝其患!然则……”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激昂,“灭族?谈何容易!草原广袤,游牧飘忽,纵使倾尽国力,劳师远征,也如大海捞针一般。即便一时得胜,数十年、百年后,又有新的部族崛起,便如草原野草一般,春风吹又生。此乃我华夏千年痼疾!”

广场上鸦雀无声,只有篝火噼啪作响。群雄被宋青书这番宏论所吸引,陷入了沉思。

“如今天下气数已定!”宋青书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破晓般的希望,“蒙元暴虐,天怒人怨。其气数已尽已成定局。我明教高举义旗,天下景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指日可待!量来不过五六年,定能推翻暴元,重整我汉家江山。然则——”他再次转折,目光如电射向刘福通,“纵使我等攻破大都,将蒙古王庭赶回漠北草原,又能如何?数十年后,草原上是否又会崛起新的‘铁木真’,再次挥师南下?我汉家子孙,是否又要经历今日这般血火之劫?!”

这振聋发聩的问题,让所有人心头剧震!连刘福通也面露沉思。

“难道就没有破解之道吗?有!”宋青书斩钉截铁,目光炯炯地看向脸色苍白的赵敏,又看向张无忌,“化敌为友,使其成为我华夏之一部! 使其不再是草原上的饿狼,而是守护我北疆的屏障!”

“如何化敌为友?”周颠忍不住问道。

“靠刀剑吗?不!”宋青书摇头,“兵戎相见,血海深仇,只会加深隔阂,不死不休。唯有以诚相待,以利相合,以情相系。通商互市,使其依赖我农耕之丰饶;文化交融,使其认同我华夏之礼义;更重要的……”他指向赵敏,“便是纽带! 若有蒙古尊贵之人,心向我华夏,与我汉家英杰结为连理,成为沟通之桥梁,信任之基石。以其身份地位,招抚草原部落,示以诚意,许以厚利,使其知晓归附之利远大于劫掠之苦。如此,方有可能,让一部分蒙古部落,成为我华夏北疆之藩篱,而非心腹之患!”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张无忌和赵敏:“无忌师弟与赵姑娘之情,在旁人眼中,或许是儿女私情,是立场之碍。但在我宋青书眼中,这恰恰是上天赐予我华夏,打破这千年困局的一把钥匙!一把可能消弭无数兵戈、拯救万千黎庶的钥匙!”

他再次环视全场,声音带着

不想错过《穿越宋青书创最强大明》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