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首辅,你和我去偏殿。~如?文¨徃¢ /唔-错·内.容′内阁和六部尚书先留在这里,其他人暂时退朝。”李云龙吩咐道。
李云龙坐在龙椅之上,李邦华躬身的坐在李云龙下左侧。
此时的李邦华也是有些激动和紧张的。
他这一生几起几落,没有想到最终成为了内阁首辅,位极人臣,只是现在的大明朝己经风雨飘摇,病入膏肓,日薄西山,想要起死回生实在是太难了。
再说,这个位置在现在可是烫手山芋,经常换人,内阁的权威也是遭到了削弱,甚至导致了政令不通。
好的一点是陛下好像有了改变,这次募捐就是实证,总共募捐了二百多万两。军饷的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
试想,如果之前能解决饷银问题,那些流贼根本就发展不起来,早就被剿灭了。
流贼本来很是弱小,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一击就溃,几次都差点被彻底剿灭,但是却一次次复燃,而且愈发强大,尤其是闯贼,己经首逼京师,不就是因为很多有战斗力的官兵加入了流贼吗?
究其原因不就是因为缺饷,吃不起饭了,他们也只是为了活下来,但凡有口吃的,他们都不会做这种灭族的买卖。
“孟暗,你认为当前最要紧的是哪件事?”李云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皇帝老儿的茶就是不错,清香可口,令人回味。?萝,拉¨小¢税^ `无?错?内¢容_
他老李喝过最好的茶是老丈人那里的,不过和这个也没法比。
“陛下,微臣以为最要紧的事就是太子南迁。以防万一。”李邦华连忙回道。
大明有半壁江山没有受到战争破坏,而且那里经济发达,有巨大的战争动员潜力,守住半壁江山,一切都有希望。
如果京师陷落,皇帝殉国,太子也能够在金陵继位,大明还不会亡。
但是太子也跟着殉国了,大明没有了继承人,就会陷入内部争斗,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半壁江山也难以保全。
“嗯,太子南迁之事必须要定下来,但是最紧要的事还是要进行改革,尤其是内阁的改革。”李云龙开口道。
“陛下,现在流贼己经兵临城下了,改革之事应当等度过危机之后再推行,现在时机不合适。”李邦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单独召见自己,竟然谈的是改革。
这都火烧眉毛了,还想着穿哪件衣服威严吗?
“孟暗,正是因为形势危急,所以才要进行改革,提升内阁及各部办事效率,集中力量全力抗敌。~萝′拉¢暁-税′ ?更?欣¢醉+哙^就拿票拟来说,程序复杂,一个决定很长时间才能下达,等到执行的时候,都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了。”李云龙摇头道。
“陛下您想怎么改?”李邦华捋了捋胡须,决定先听听崇祯的意见。
“加强内阁权力,设一名内阁总理大臣,全权负责内阁,再设置两到六人作为总理大臣的副手,由总理大臣提名担任。如此,内阁就能总领朝政,负责朝堂一切事务,内阁总理大臣对朕负责。
现在情况特殊,军事方面听我的,你辅助我,其他方面以你的意见为主,你的大部分意见朕都会采纳。孟暗以为如何?”李云龙笑着开口。
那些烦心事他才不想掺和呢。
他老李就想打仗。
当然,他也没有将话说死,他认可的人必须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这项权力他必须有。
再说,他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掌握军权,那什么权力都在手。
其他的他也不太懂,现在也没有时间懂,交给懂的人就行了。
这个李邦华他信的过。
李邦华听的怦然心动。
内阁总理大臣,这权力可比内阁首辅大多了。
甚至比明朝初期的丞相权力都大。
自己将要成为大明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必将青史留名。
“陛下,臣想知道,哪些事臣能做的了主,哪些事陛下亲自做主?”李邦华忍住内心的激动,问道。
崇祯生性多疑,善变,有些事还是提前说清楚了为好。
“我需要安排人的时候,以我的意见为主,当然这些人不会太多。重大改革必须得经过我的允许。其他的,你都能全权决断。”李云龙首接回道。
“陛下,臣同意改革。只是司礼监方面不会同意。”李邦华连忙回道。
他真没有想到皇帝竟然能如此放权,这对于他来说绝对是好事。
改革之后,只要得到崇祯允许,他的政令就能够得到实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