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之前,肯定守不住。
现在嘛,不好说。
兵力是一比三。
相差不是很悬殊。
明军士气很高涨。
京师城墙高大,这是优势。
但是,京师成分很杂,搞不好有人就会打开城门,这一点防不胜防。
现在无论是京师还是大顺的军营当中,都是各种谣言满天飞。
双方都是用尽了各种手段。”杜勋回应道。
“京师的军队不欠饷了吗?”吴三桂好奇的问道。
提升士兵士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发饷。
只是,现在户部都入不敷出了,哪里来的饷银发饷?
“之前欠饷都发了,而且,士兵的各方面待遇都提升了,尤其是伙食,听说顿顿有肉,馒头管饱。”杜勋连道。
“杜公公,你告诉我们这些,如果被李自成知道了,你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王永吉死死的盯着杜勋。
他担心杜勋的话有假,这是欺骗他们的。
不过,杜勋欺骗他们也应该说京师己经陷落了才对。
“王总督,平西伯,这次如果你们立了功,希望你们能在陛下那里替咱家美言几句。”杜勋说着苦笑了起来。
“杜公公看来并不看好李自成?”吴三桂有些哑然的问道。
吴三桂面部白皙,巨耳,鼻梁高挺笔首,两道眉毛爽朗有型,没有胡须,眼神深邃而有神,目光坚定,顾盼之间流露出一种威严和自信,仿佛不怒自威。
他的躯干不甚伟硕但勇力绝人,从气质上看兼具粗豪与文雅的特征,既有豪迈、粗犷之气,又有细腻、文雅之韵。眉宇间则端凝沉稳之气,如深潭静水,滟潋袭人,会让人产生一种深不可测、沉稳可靠的感觉。
杜勋都己经投降李自成了,还成为了李自成劝降的使者,他没有想到杜勋竟然希望他们在崇祯面前替其美言几句。
“咱家也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我曾被大顺陛下派往京师,去劝降陛下。
我感觉陛下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杜勋苦笑着回应。
吴三桂己经知道了答案。
如果李自成占尽优势,那么杜勋还需要为其留下一条后路吗?
而且,杜勋这样选择,说明连杜勋都不看好李自成。
京师那边肯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杜公公,在京师有没有关于对本将的传言?还有,陛下是怎么看本将的?”
吴三桂此刻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行军缓慢。
陛下是怎么看的,满朝文武是怎么看的,百姓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