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153章 初临北疆

、凉州王氏家主王衍、还有几位流民首领,应您之邀,己在偏厅等候。”

凌云转过身,脸色如同沉静的湖水:“知道了。”

偏厅的气氛并不轻松,身形魁梧如熊罴的拓跋野,穿着翻毛皮袄,眼神锐利,带着草原人特有的野性。

王衍则是一身锦袍,须发皆白,气度雍容,眼神深处藏着世家门阀的倨傲与算计。

几位衣衫褴褛的流民首领则显得局促不安,眼神里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生存的渴望。

“参见大王!”众人躬身行礼,声音参差不齐。

“免礼。”凌云淡淡摆手,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瞬间压下了厅内微妙的紧张感。

他走到主位坐下,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并无新官上任的咄咄逼人,也无少年得志的轻狂,只有一种历经沉淀后的沉稳。

“本王初临北疆,诸事生疏,今日请诸位前来,不为立威,只为听听这朔方风沙里的声音。”

他开门见山,语气平和,“拓跋首领,突厥近来动向如何?边民可有袭扰之苦?”

拓跋野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位年轻的虎威王竟会如此首接,他粗声道:“回大王!入冬以来,小股突厥游骑骚扰边寨比往年频繁了些,劫掠牛羊,掳走妇孺,虽未成大患,但如蚊蝇扰人,不胜其烦!我部儿郎虽勇,但装备简陋,追之不及,防不胜防!”

凌云微微颔首,目光转向王衍:“王公,凉州乃三州粮赋重地,民生如何?今岁收成可够支应?”

王衍捋须,慢条斯理道:

“大王垂询,老朽惶恐,凉州地广,然水脉稀疏,去岁雨水偏少,收成勉强自足,然北疆驻军日增,粮秣转运损耗巨大,府库...实己捉襟见肘。”

流民首领中一人鼓起勇气,声音带着哭腔:“大王!俺们都是从河东、关中逃难来的,家乡遭了灾,活不下去了!到了这北疆,地是能开,可...可没有耕牛,没有种子,还要时刻提防突厥人...”

厅内一时沉寂,不同的诉求与困境交织在一起。

凌云静静听着,脸上并无波澜,他端起手边温热的酪浆,轻啜了一口,浓郁的奶香和微微的酸涩在舌尖化开,如同这北疆的滋味。

“本王明白了。”他放下杯盏,声音虽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突厥扰边,如疥癣之疾,不可纵容,拓跋首领,本王会拨付一批制式弓弩、皮甲予你部,另派精干斥候协同你部游骑,加强预警,遇有小股敌骑,务必截杀,勿令其深入,战功按例计赏。” 他看向拓跋野,“北疆安危,亦有赖拓跋部勇士之力。”

拓跋野眼中精光一闪,抱拳沉声道:“拓跋部愿为大王鹰犬,定不让突厥崽子好过!”

“粮秣之事,关乎军心民心。”凌云转向王衍,“王公,本王会即刻行文朝廷,奏请增拨军粮,然远水难解近渴,凉州世家,根基深厚。望王公能联络各大家,以市价或略高于市价,售粮于府库,以应一时之急。

“待朝廷粮草抵达,优先偿还。此乃权宜之计,亦是保境安民之举。王公以为如何?” 他没有强征,而是给出了“市价”和“偿还”的承诺,既给了世家体面,也点明了唇亡齿寒的道理。

王衍浑浊的老眼闪了闪,显然没料到眼前的这年轻人,竟如此务实且通晓世情。

他沉吟片刻,躬身道:“大王思虑周全,体恤民情,老朽愿尽力周旋,说服各家,共渡时艰。”

“至于流民,”凌云的目光落在那些惶恐不安的脸上,声音温和了些许,“开荒屯田,乃固边之本,本王会下令,凡愿在北疆三州落籍垦荒者,官府提供荒田、贷给粮种,前三年免赋。”

“同时,会从府库调拨部分耕牛,组建农具作坊,平价租售。另,招募青壮流民入‘屯田军’,半兵半农,农时耕作,战时守土,亦可得一份粮饷养家。诸位首领,可回去告知乡民,安心扎根,此地,便是尔等新家。”

“谢大王!谢大王活命之恩啊!”流民首领们激动得连连磕头,涕泪横流,天可怜见,他们终于是看到了生的希望。

一场看似棘手的会面,在凌云平稳的调度和务实的安排下,竟有了初步的共识。

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盛气凌人的威压,只有基于现实困境的沟通与解决之道。他像一块投入沸水的冰,无声地平息着躁动。

......

不想错过《天下反王七十二,我独保隋帝杨广》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