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二哥的家人他们品尝过苏瑶和李柔嘉送过去的麦乳糖后,也是惊喜连连,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竟然被我弄出来了,让我晚上带着所有人回家吃饭,商量麦芽的收购问题,由于小麦是大宋朝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广,这次小麦受灾面积大,虽然现在雨停了,麦子也抢收完毕,可是天还是阴沉沉的,收回来的麦子水气大,估计抢收回来的小麦,陆陆续续还会有一些发芽,这样算下来收购量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收购能力,储存规模和加工能力。¨兰*兰~雯`学? ,追+醉^辛?章\劫,苏瑶听后也觉得是个大麻烦,处理不当不仅对沈家村的名声有损,还会拖垮刚刚起步的麦芽糖生意,让我们前期赚的银钱贴进去,得不偿失。急急忙忙带着李柔嘉就来找我商量对策,我想了一下,决定把麦芽糖的制作方法交给大家,大家自己在各自家里制作好麦芽糖,留着自己吃补补身体,也可以送到沈家村的豆腐坊,一斤麦芽糖按200文钱收购,此时的糖霜1两银子一斤,我收购回来二次加工做成麦乳糖,卖600文钱一斤,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高价收购麦芽糖,有利可图,各家各户也不会扎堆卖麦芽,同时也可以学到一种手艺,只要核心技术拉糖这道工艺掌握在我们手里,别人根本想不到也不会相信。′q!u.k\a`n\s~h+u¨w?u′.+c,o^m*大家会一开始听说我要公布麦芽糖的制作方法,都很不理解,这种赚钱的营生,公布出去太不划算了!
晚上我带着一大家子人来到了父母家吃晚食,吃过晚食后我就把我要把麦芽糖的制作方法和配方公之于众,让广大受灾农人自救的同时,学会一门手艺,把麦芽糖拿出去卖了赚钱,添补家用的想法和父母及二哥讲了!父亲听后沉默了半晌,母亲觉得想法很好,二哥觉得可惜,最后父亲做出决定,把麦芽糖的制作方法和配方交给他,由他带着几个熟练工人去四乡八村找乡长和各村村长,把麦芽糖的制作方法和配方只交给各乡乡长和各村村长,让他们各自组织生产麦芽糖,维持好各乡各村的稳定,把水患带来的小麦欠收灾害,降到最低,生产出来多余的麦芽糖再以200文钱1斤的价格卖给我们,或者他们自己拿出去卖。
我听了以后,如醍醐灌顶,觉得姜还是老的辣,父亲的决定可谓是一箭三雕,把风险全部转嫁给各乡各村的乡长和村长,统一麦芽的收购价8文钱一斤和麦芽糖的最低售价不低于200文钱一斤,也就是临时垄断了麦芽糖的产供销。人道是: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方法都亲自带人交给你了,接下来怎么做那就是你们乡长和村长自己考虑的事儿了!至于熬制出来的麦芽糖怎么安排,处理也是乡长和村长自己拿主意的事儿。_h.u?a′n¨x`i!a¢n¢g/j`i!.+c~o^m+我们从今往后只赚麦乳糖的钱。
接下来各村在乡长和村长亲力亲为的带领下,把各家各户抢收回来的小麦经过筛选,发芽的适合做麦芽糖的也按8文钱一斤收购,不合适的拿回去洒点水盖上湿麻布继续发芽,发好芽再拿来卖,粳米的蒸煮也是分配到各家各户蒸熟,煮熟后抬到乡长或者村长家,乡长和村长按比例配方制作麦芽糖水,然后再选几个自己的亲信和可靠的人家制作成麦芽糖,省去了许多麻烦事和成本,不仅解决了水患带来的损失,还靠制作麦芽糖狠狠赚了一大笔银钱,村民得到实惠减少了损失,村长和乡长靠制作麦芽糖聚拢了人心,顺带赚了一笔钱,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乡长和村长急村民所急,想朝廷所想,替朝廷分忧,得到了县太爷的通令嘉奖,一时间,各乡各村的乡长和村长,号召力,威信力空前高涨,都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了!
父亲也是非常的高兴,既得名又得利,可谓名利双收。我让工人们把做好的三千五百斤麦乳糖打包装车,用六辆马车和骡车组成的运输队,在两个管家和萧护卫亲自押运下,送去了府城三哥的糕点店,让管家告诉三哥按以650文钱一斤的的价格销售给各家酒楼饭庄和协会的糕点店,一斤给三哥50文钱的提成,独特牛乳洁白品相以及特有带着麦芽糖的甜和麦粉香的麦乳糖,被抢购一空,两个管家带着六个大钱箱装着两千多两纹银的车队,在萧护卫的保护下,安安全全回到了沈家村。
车队回来有钱了,接下来就是重头戏,要想团队带得好,论功行赏少不了。孝敬了父母一人一百两银子,又给二哥一家人一百两银子,给自己家女人一人五十两,接下来工坊里参与麦乳糖制作的,让苏瑶按照岗位重要程度,以及出力大小最高5两银子奖励,最少的也有1两银子奖励,工坊里的人还是第一次领到东家那么多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