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这两个关键位置。如果实在无法成功获取,那就果断采取暗杀手段,然后再安排自己人顶替上去。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在行动过程中发生误伤的情况,我们还需要让大东家的人马在马鞍上系上红色的带子,并在左手臂上缠绕红色的绳子作为标记。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清楚地分辨出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敌人,从而确保整个计划的顺利进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以说,这个环节是整个计划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要格外小心谨慎,确保每一个步骤都万无一失。
第三计策:《贼喊捉贼》反间计。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等高衙内出城之后,大东家要精心策划并故意让不同的几家商行,各自派出一支商队,拉着满满的货物,大摇大摆地走出城门,装作也是前往西夏国经商的普通商队。走出城门,找个城门楼上看不见的地方,停下来休息。
然后,在我们动手之前,会安排部族士兵伪装成“马匪”。`优-品~晓_说/徃\ *首`发!这些“马匪”会在商队出城后不久,突然出现并对其展开追杀。商队要丢弃货物,装出被马匪劫掠的样子,飞奔回城门里,“马匪”会一边停下来收集丢弃的货物,一边追赶商队,一直追到城门口。
这样一来,守城的大宋朝守军就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如果他们不开门让商队进城,那么商队就会被“马匪”洗劫一空,甚至可能会有人员伤亡;但如果他们开门让商队进来,“马匪”就有可能趁机冲入城中,给城内的百姓带来灾难。
在这种情况下,大宋朝守军通常会选择关闭城门,以防止“马匪”入城。而“马匪”则会眼睁睁地看着商队跑入城里,他们会因为无法得逞而感到愤怒,于是便会向城楼上射箭泄愤。
大宋朝守军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们会进行还击。如此一来,双方就会互射几次。经过这样的几次交锋,大宋朝守军会逐渐对“马匪”产生恐惧和敌意,以至于一看到“马匪”就会立刻放箭。为之后侥幸逃回来,装扮成“马匪”的士兵,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肯定会被射杀一些,把事情闹大,让边军内部和高衙内勾结的官兵,浮出水面,无处遁形,抓了直接送进应天府,让应天府处理。
就在三个计策浮出水面的瞬间,那位一向高傲自大的大东家,竟然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向着李静怡拱手施礼,脸上露出了一丝愧疚之色,说道:“刚才真是多有冒犯,还望夫人多多包涵啊!”他的语气异常恭敬,与之前的态度简直判若两人。
面对大东家如此诚恳的道歉,李静怡展现出了她的大度和宽容,微笑着回应道:“大东家言重了,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拓跋丹阳族长也是迫不得已才让小妇人我越厨代庖,失礼之处,还望大东家不要见怪呀!”她的言辞婉转,既解释了自己的行为,又给足了大东家面子,让人不禁对她的机智和应变能力刮目相看。
话已至此,事情也算圆满解决。李静怡趁机起身还礼,然后委婉地提出告辞。她深知,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多留一刻都可能引起京都商行的“暗子”的警觉。毕竟,双方都在暗中较劲,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在这个敏感时期,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所以绝对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
香料和药材先寄存在京都商行的仓库,拉上在京都商行购买的布匹,麻布拉回山谷,掩人耳目。
回到山谷,拓跋丹阳已经在拓拔丹霞和燕青的协助下,排兵布阵。
拓跋丹霞首先让族里士兵,把关押的马匪们,召集起来让他们吃饱喝足,洗干净后换上马匪的装束,分成四个小组,捆在马车上,侍卫长带领部族所有斥候和士兵也换成马匪装束,分成四队,各自拉着一组马匪去约定好的交易地点附近,勘察地形“踩踩点”。让马匪这些“地头蛇”提供藏兵洞或者能够隐藏的地方,趁着月黑星稀提前把五百披甲戴盔,每人都配备盾牌、弓箭、弓弩,武装到牙齿的“马匪”分几处隐藏起来。
形成合围之势,就等着高衙内他们一进入交易地点,就发起突然进攻,杀他个片甲不留。
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也到了交易时间,拓跋丹阳只留下一百人驻守山谷,听从拓拔丹霞的建议,带领四百人直接穿上大宋朝边军的铠甲,远远跟随在波斯商队的身后,只等波斯商队里的燕青,挥动镖旗,发出挥信号,就带领部族士兵冲锋陷阵,以假乱真出其不意的给高衙内的队伍致命一击,完成猎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