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7章 为爱筑巢

清晨的老金沟笼罩在薄雾中,郭春海踩着露水走向屯东头的空地。-我*的¢书*城¢ -首`发·

昨夜下过一场小雨,泥土散发着潮湿的气息。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在指间搓了搓——粘度适中,是打地基的好材料。

"这么早?"阿坦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腰间别着把短柄斧,花白的胡子还沾着晨露。

郭春海站起身,指了指空地中央插着的几根木棍:"昨晚上画的线,您看看合不合适。"

阿坦布眯起眼睛,沿着木棍标出的痕迹走了一圈。那是栋三间房的轮廓,坐北朝南,门前留了片空地,按照鄂伦春人的习惯,将来要种些山丁子和稠李子。

"东屋做婚房?"老人用脚点了点最东边的标记。

郭春海点点头:"盘个火炕,冬天暖和。"他从兜里掏出张皱巴巴的图纸,"场部技术科老周帮忙画的,说是最新式的'满族火炕',省柴火。"

阿坦布接过图纸,粗糙的手指小心地抚过那些线条。虽然看不懂汉字标注,但老人对图形有着猎人特有的敏锐:"烟道这么走...聪明!"他突然抬头,"木料备好了?"

"二愣子今天从林场拉两车红松来。"郭春海指向屯口的土路,"砖瓦得等下周,赵卫国帮忙联系的县砖厂。"

老人满意地捋了捋胡子,突然转身朝屯子里喊了一嗓子。不一会儿,五六个鄂伦春汉子从各自的仙人柱里钻出来,有扛着斧头的,有提着绳子的,还有个背着整套木匠工具——是半耳老人家的女婿,屯里最好的木匠。

"今天立架子!"阿坦布用鄂伦春语宣布,众人立刻忙碌起来。

郭春海想去帮忙,却被老人拦住:"你们上班的去上班。,x.i^a,n¢y¢u?b+o¢o·k+.·c\o?m·"他指了指正在升起的太阳,"房子的事交给我们。"

乌娜吉端着个桦树皮碗走过来,里面是冒着热气的肉粥。她今天穿着林场发的蓝色工装,头发却依然编成鄂伦春式的长辫,辫梢系着个小铜铃,走起路来叮当作响。

"吃吧。"她把碗递给郭春海,转头对父亲说,"阿爷,我把梁上挂的鹿肉都拿下来了,晌午炖上。"

阿坦布点点头,己经开始指挥众人挖地基。郭春海三口两口喝完粥,把碗还给乌娜吉:"我下班早点回来。"

"不用。"乌娜吉摇摇头,"阿爷说了,盖房子是男人的事。"她顿了顿,嘴角微微上扬,"资料室今天盘点,我也得晚回。"

二愣子的解放卡车轰鸣着驶来时,太阳己经爬上山头。郭春海跳上车,看见车斗里除了红松木料,还坐着托罗布和格帕欠——两人都带着工具,显然是请了假来帮忙的。

"赵副局长特批的!"二愣子得意地晃了晃一张纸条,"说是职工互助,不算旷工!"

卡车驶过屯口的空地,郭春海看见阿坦布己经带人挖出了齐膝深的地基沟。老人挥舞着铁锹的样子,比实际年龄年轻了十岁不止。

路上,二愣子喋喋不休地讲着林场的新闻——徐主任的案子牵扯出了更多人,连县里都惊动了;场部准备提拔一批年轻干部,郭春海的名字在名单上;最重要的是,林业局刚下了文件,允许职工在自留地上建住房,面积不超过六十平米。

"六十平?"托罗布皱眉,"不够住。"

"笨啊!"二愣子拍了下方向盘,"文件上写的是'不超过',又没说必须小于!海哥那房子画线我看了,少说八十平!"

郭春海没接话。*珊¢叭/墈¢书,惘+ ′勉·沸/岳`独?重生前的记忆告诉他,1984年确实是林业系统住房政策最宽松的一年,到了1985年就开始收紧。这也是他急着现在动工的原因。

26号楞场今天格外安静。老马带着工人们去山场运木材了,只留下小张看场子。见卡车进来,小张一溜小跑过来:"郭技术员!场部来电话,说您未婚妻..."他瞥见车上的木料,突然改口,"乌娜吉同志被临时借调到局里了,下午才能回来。"

郭春海点点头,心里却有些疑惑——乌娜吉早上明明说要在资料室盘点。他让二愣子卸下木料先回老金沟,自己则去工棚取检验工具。

工棚里,老黄正往火炉里添柴,见郭春海进来,神秘兮兮地凑过来:"郭技术员,听说您盖房子呢?"不等回答,老人就从床底下拖出个布包,"我家祖传的泥抹子,好用得很!"

郭春海接过沉甸甸的铁制抹子,手柄己经被磨得发亮,显然有些年头了。他刚要道谢,外面突然传来

不想错过《重生83:带兄弟赶山》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