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就能继续吃上以前美味的包子了。”
“但调整个屁,第二天还是这个鬼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那样。”
“我们嘴巴都说烂了,他来来去去都是那句话,然后嘴上说调整,味道还是没有变。”
越说到后面,阿姨越气愤。
最后还朝包子店的方向吐了一口唾沫。
“呸,什么玩意儿,好心给你们提建议,把我们当白痴一样耍。”
“生意你爱做不做,关我们鸟事。”
楚晨哭笑不得,他没想到阿姨脾气那么大,但想想,如果他代入阿姨那个角色,他恐怕会更气愤吧。
不过阿姨这番话,倒是解开了楚晨的一个疑问。
周围的街坊邻居,老食客都跟包子店反馈过,味道变了。
作为包子的生产者,他们肯定也知道包子的味道变差了。
老板儿子的回应是什么?
是他们会调整,味道会变好的。
如果单单分析这句话,这么回答完全没有问题。
你们指出问题,我们改正,那么味道自然会回到以前。
但是从长期来看,在食客们指出问题之后,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再回过头来看这句话,意思就完全变了。
这更像是一个承诺,而老板儿子也不知道这个承诺什么时候会兑现。
这也是为什么包子店一个生意也没有,却依旧还开着的原因。
老板儿子也在等,等包子店的味道重回原来味道的一天。
这能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老板儿子虽然知道包子味道不对,但是他无能为力。
因为包子根本不是产自他手。
而是产自其他人。
包子店里,总共就只有西个人,杜娟,杜娟的哥哥,杜娟的爸爸妈妈。
负责把关包子味道的,可以排除杜娟的哥哥了。
而根据孟猪财说的,孟涛在喜欢上杜娟之前,经常在她家买包子。
但是他并没有见过杜娟。
这说明,杜娟并不负责售卖包子的工作。
她一首在后厨忙碌。
包子好不好吃,其实全看后厨。
而楚晨注意到,在阿姨的口述中,杜娟并不曾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