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上,那张填好的意向表像一枚定锚,让钱砚修纷乱的心湖终于有了片刻的沉静。!t.i.a-n¢x+i*b`o¢o/k~.^c¢o′m.“文科”那清晰的勾选,如同他为自己选定的航道灯塔。然而,这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刺耳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屏幕上跳动着“李老师”三个字。钱砚修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他深吸一口气,接通电话。
“喂,李老师。”
“砚修啊,在家呢?”李老师的声音听起来一如既往的严肃,但今天似乎多了一丝不容置疑的急切和……亲昵?“分科意向表填好了吧?老师打电话就是想跟你再聊聊这个事。”
钱砚修的心跳加速,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老师,我……”
“砚修,”李老师首接打断了他,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带着一种“我是为你好”的强势,“老师知道你这孩子有想法,但这次,你得听老师的!你和三一,你们兄弟俩可是我们学校理科的绝对王牌!是冲击清北、给学校争光的重点苗子!这关系到学校的荣誉,也关系到你们自己最光明的前途啊!”
“李老师,我……”
“你先听老师说!”李老师的声音拔高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别忘了我跟你说过什么?态度和基础!你在理科上的潜力是巨大的!期中考试年级第二就是最好的证明!数学132分!物理也上来了!这才多久?你想想,你可是中考全市第二进来的!你哥哥钱三一,毫无悬念选了理科!你们兄弟俩,就应该在理科这条路上并肩作战,互相促进,共同攀登顶峰!这才是强强联合,这才不负学校和老师对你们的期望!”
“高一一班,”李老师加重了语气,带着一丝自豪和规劝,“是理科尖子班!选文科的凤毛麟角!那都是实在学不动理科才去的!你不一样,砚修!你是种子选手!国家未来的战略方向是什么?是科技兴国!是硬实力!理科生才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就业前景一片光明!文科?就业面窄,竞争惨烈,考个公务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什么意思?”
“老师很喜欢你的,砚修!”李老师的语气又软了下来,带着明显的“惜才”和“施压”,“你踏实,肯钻研,有韧性!还记得你初中拿过数学竞赛金牌吗?那可是实打实的硬实力!那份对数学逻辑的敏锐和执着,是天赋!是老天爷赏饭吃!怎么能轻易放弃?选文科,那就是浪费!是明珠暗投!是辜负了你自己,也辜负了学校和老师对你的栽培和期望!”
李老师的话,像一连串密集的炮弹,精准地轰炸在钱砚修刚刚构筑好的心理防线上。¢w′o,d!e*s¨h^u-c′h¢e.n`g?._c?o?m′
“兄弟俩并肩作战”:再次将他与钱三一强行绑定,用无形的血缘和“期望”施加压力。
“学校荣誉”、“重点苗子”:将个人选择上升到集体责任的高度。
“中考全市第二”、“初中数学竞赛金牌”:用过去的辉煌定义他的现在和未来,否定他其他可能的天赋。
“理科光明”、“文科惨淡”:用最功利的现实前景进行恐吓。,p^f′x·s¨s¨..c*o¨m?
“老师很喜欢你”:带着情感绑架意味的“赏识”,让拒绝显得忘恩负义。
每一句话都像一根绳索,试图将他拉回那条看似“正确”却让他窒息的金光大道。班主任的声音在耳边嗡嗡作响,钱砚修感到一阵眩晕。书桌上那张填好的意向表,此刻显得如此单薄无力。
他下意识地看向书桌一角——冰冷的碎瓷、小熊创可贴的包装纸、及格的物理实验报告。它们安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无声地提醒他这段时间走过的路:从绝望到笨拙的修复,从冰冷的审视到微光的触动,从被定义到试图寻找自我。
李老师描绘的图景——和钱三一并肩冲击清北,成为理科栋梁——似乎清晰而荣耀。但他内心深处却清晰地响起另一个声音:那是唐老师对他历史论文中“温度”与“共情”的赞赏;是叔叔钱仲达在体制内游刃有余、运筹帷幄的身影;是舅舅裴明渊温和包容的支持;是杨叔叔摩挲着破旧二胡说“修旧如旧,带着伤痕活过来”的智慧;更是他自己在书写历史论文时,那种灵魂被触动、思维自由驰骋的愉悦感!
理科的金牌是过去。
文科的“温度”是此刻内心的真实回响。
理科的前景是宏观的、被许诺的。
文科的道路有叔叔舅舅的人脉保障,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留在理科,他永远只是“钱三一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