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5章 新的开始

墨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不再是冰冷的公式和电路图,而是古老的文字、尘封的事件、复杂的人物抉择、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他指尖拂过书页,一种奇异的、带着温度的熟悉感油然而生。这才是他灵魂深处渴望触碰的领域。

几天后,文理分班尘埃落定。钱砚修抱着自己的书本和资料,离开了曾经的高一(1)班——那个以理科尖子著称的班级。他走过熟悉的走廊,步伐平稳。推开新班级——高一(文1)班教室门的瞬间,一种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

没有堆积如山的竞赛习题册,没有时刻弥漫的紧张解题氛围。空气里似乎飘散着更轻柔的讨论声,是关于一部小说的情节,是关于一个历史事件的争辩,是关于某个社会现象的观察。教室后墙的黑板报上,不再是复杂的公式推导,而是一幅笔触细腻的仿古山水画,旁边还抄录着一首意境悠远的古诗。

新的班主任,正是那位曾给他打过电话、对他寄予厚望的唐元明老师。唐老师站在讲台旁,笑容温和,眼神明亮,看着走进来的钱砚修,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欣赏和欢迎:“砚修,欢迎加入我们文科的大家庭!这里,是思考者的乐园。”

新的座位,新的同桌——一个戴着眼镜、说话轻声细语却对历史掌故如数家珍的女生。她友好地冲钱砚修笑了笑,递过来一张便签:“我叫陈静。这是下节历史课的预习范围,唐老师要求很高的哦。”

钱砚修接过便签,道了谢。他放下书本,环顾西周。教室里不再是清一色埋头苦算的侧影,有托腮沉思的,有低声讨论的,有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灵感的。一种更自由、更开放、更注重思辨和表达的氛围,悄然包裹了他。

第一节课就是唐元明的历史课。

他没有首接讲课本,而是抛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安史之乱’不仅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也是无数个体命运被时代洪流裹挟、撕裂的缩影。如果你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小人物,一个书生,一个工匠,或是一个被迫离乡的妇人,你会如何记录这场灾难?你的‘历史’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涟漪。同学们开始热烈地讨论、争论、试图代入、试图共情。

钱砚修静静地听着,看着唐老师在讲台上挥洒自如,将冰冷的历史事件拆解成有血有肉的人性挣扎与命运抉择。他想起自己那篇关于近代个体命运的小论文,想起母亲递来的那件碎瓷所代表的、无法言说的个人伤痕史。在这里,那些“裂痕”,那些“伤痕”,不再是需要隐藏的耻辱或冰冷的物件,而是可以被理解、被剖析、被放在更广阔的历史社会维度中去审视的“文本”。

他拿起笔,在崭新的笔记本扉页上,缓缓写下:

文科。新的开始。

修旧如旧。以史为鉴。以思为刃。

书写属于自己的“活过来”。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不再是演算时的沉重滞涩,而是一种流畅的、带着探索渴望的声音。

窗外,深秋的阳光穿过玻璃,落在他摊开的笔记本上,也落在他沉静专注的侧脸上。书包里,那件冰冷的碎瓷依旧存在,像一枚沉默的印章。右手护具边缘,小熊创可贴的图案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幼稚。

但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离开了那颗冰冷星辰的引力场,踏上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星光或许不那么耀眼却充满无限可能的夜空。在这里,他不再需要仰望谁的光芒来定义自己。他的价值,将由他对历史的洞察、对社会的理解、对人文的探索、以及他如何带着自身的伤痕,去书写一个坚韧而独特的“活过来”的故事来定义。

修复之路,将在人文的浩瀚星海与社会的复杂经纬中,以全新的方式,坚定地延伸下去。钱砚修抬起头,望向讲台上激情洋溢的唐老师,眼神清澈而坚定。

新的征程,开始了。

不想错过《少年派:我是钱三一弟弟》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