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位,她轻轻叹了口气,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把盛好的米饭放在钱钰锟和钱砚修面前。
钱钰锟顺着儿子的目光看了一眼空位,眼神微黯,但很快掩饰过去,夹了一筷子清炒虾仁放到钱砚修碗里:“多吃点虾,补蛋白质。别管别人,专心吃你的。三一……他有他的安排。” 他的语气平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却也透着一种对各自选择的尊重。
钱砚修收回目光,看着碗里父亲夹的虾仁,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的鲜香。他夹起一只送入口中,鲜甜的滋味在口腔蔓延。他不再去想那个空位。就像父亲说的,他有他的安排。而自己,也有自己的路要走。
他放下筷子,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旁边的书包里,小心地拿出了那件镶嵌着温润木纹的碎瓷。它被放在餐桌光线柔和的角落,那道蜿蜒的木色纹理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润,破碎的瓷胎仿佛也因此获得了安宁。
张姨看到了,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深深的心疼和了然。她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温柔地说了一句:“砚修修东西的手艺……真不错。” 她知道这是什么,也知道这背后承载着什么。这份笨拙却用心的修复,让她这个旁观者都感到心头发酸。
钱钰锟也看着那碎瓷,目光深沉。他想起在车上儿子平静地说“重新修了一下”,想起自己那句“比原来好”。此刻,在温暖的餐桌上,在氤氲的食物香气里,这件曾经象征着冰冷裂痕的器物,静静地散发着一种历经修复后的、沉静而独特的美感。它不再仅仅是伤痕的证明,更是儿子内心坚韧与成长的见证。
“嗯,”钱钰锟的声音低沉而肯定,目光从碎瓷移到儿子脸上,“放在这儿挺好。吃饭吧。”
钱砚修重新拿起筷子。鸡汤的暖意、排骨的酸甜、虾仁的鲜美、菜心的清爽……各种滋味在舌尖交织,温暖着胃,也温暖着心。修复后的碎瓷静静躺在桌角,像一枚无声的勋章,也像一个温暖的陪伴。
窗外,夜色深沉,冬雪覆盖着寂静的世界。
窗内,灯火温暖,饭菜飘香。
碗筷轻碰,咀嚼声细微。
父亲无声的关怀,张姨体贴的照料,自己亲手挣来的前路,还有桌角那件带着伤痕却焕发新生的碎瓷……所有的一切,都融入了这顿寻常又珍贵的晚饭里,化作一股股滋养身心的暖流。
修复之路,漫长依旧。
但此刻的滋味,是暖的,是实的,是带着希望的。
钱砚修安静地吃着饭,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属于“家”的温暖与踏实。他知道,无论前路如何,这顿饭的味道,这盏灯的暖意,这修复后的宁静,都将是他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星河微澜,归家的港湾里,灯火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