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9章 钱砚修参加陈教授补习班的第一课

“断裂”或“禁区”。而当更基本的“连通性”也失效,意味着群体本身被分割成了完全隔绝的几块,连潜在的信息渗透渠道都彻底断绝……这似乎对应着社会结构从局部功能障碍到彻底崩解的不同状态?

思路似乎通了!他心中微喜,立刻提笔,试图用刚刚学到的符号和语言将自己的理解写下来。然而,当他写下“设S为社会群体点集,若存在开覆盖{Uα}使得……”时,笔尖顿住了。如何严格定义“信息传播路径”?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受阻”?“断裂”和“禁区”在拓扑空间中对应什么性质的开集或闭集?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更深的泥潭——如何将感性的、定性的社会现象,严格地映射到抽象的、定量的数学结构上?

这把“手术刀”的锋利程度远超他的想象,却也沉重得让他难以稳定地握持。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跨过高中数学的边界,进入真正的应用数学领域,意味着思维模式的彻底切换和重塑。这不再是“逻辑语言”的欣赏,而是需要成为“精密仪器”的操作者。

陈教授锐利的目光似乎穿透了钱砚修的困境。他没有催促,也没有解答,只是平静地补充了一句:“数学工具是透镜,也是枷锁。它能让模糊变得清晰,也能让复杂变得片面。关键在于,你用它想看什么,以及你是否清楚它的视野边界在哪里。”

这句话像一道清泉,瞬间浇灭了钱砚修心中因挫败感而升起的微小火苗,让他冷静下来。是的,他不是来征服数学,而是来借用它的力量。这把“手术刀”再难驾驭,也是为了剖析他心中那个更宏大的目标——理解历史的脉络、社会的肌理。暂时的笨拙和割裂感,正是“修补”思维版图、重构认知工具过程中必然的阵痛。

他不再纠结于立刻写出完美的数学表达,而是重新沉下心,在笔记本上分成了两栏。左栏,用他熟悉的文科语言描述社会现象和信息传播受阻的各种形态;右栏,则对应地记录陈教授讲解的拓扑概念,并尝试在旁边标注自己的理解、疑问和可能的映射关系(即使这种映射目前还很粗糙)。

书桌一角,他带来的锦囊安静地躺着。里面那片镶嵌木纹的碎瓷,仿佛在无声地提醒他修补的本质——接纳裂痕,寻找新的连接方式。此刻,他思维的版图上,一道新的、名为“高等数学”的裂痕正被强行撕开。而他,正笨拙地尝试着,用陈教授传授的冰冷符号和自身文科思维的温热理解,如同那道温润的木纹,去一点点地覆盖、连接,试图赋予这道认知裂痕以新的意义和力量。

窗外的阳光移动了几分,照亮了笔记本上那些生涩的符号与充满人文关怀的思考笔记交织在一起的痕迹。钱砚修的眼神,在最初的迷茫和短暂的挫败后,重新变得沉静而专注,甚至带上了一种面对挑战的、跃跃欲试的光芒。这趟通往思维更深海域的航行,在陈教授这间充满书卷气息的小书房里,伴随着拓扑空间的抽象迷雾,正式扬起了风帆。修补之路,步履维艰,却己坚定启程。

不想错过《少年派:我是钱三一弟弟》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