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结构相似度 >85%。附对比截图及原始手稿来源证明。
论文B(某大学学报): 《科举制度废除后的士绅阶层转型研究》 - 高亮标注: 关键统计数据来源存疑,疑似篡改原始县志数据以支撑论点。附原始县志影印件与论文数据对比分析。
论文C(编著章节):高亮标注: 大量段落首接抄袭自某海外学者英文专著(未授权翻译引用)。附原文、译文、抄袭段落并排对照图。
……(后续还有数篇,问题涉及一稿多投、不当署名等)
【Liu_JM_Projects】
本科生创新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项目X(获省级奖):高亮标注: 实际核心工作及报告撰写主要由项目组内一名己被保送顶尖大学的学生完成,刘仅挂名。附该生与同学私下抱怨聊天记录(提及刘威胁不挂名则影响保送)、项目原始文件修改时间戳对比(显示刘在最后阶段才介入)。
项目Y(校级重点):高亮标注: 涉嫌利用职权,将本应分配给其他学生的稀缺实验资源(如珍贵古籍数据库权限)倾斜给此项目组(组长为其关系户子女)。附资源分配记录及内部邮件截图。
校外培训机构合作: 高亮标注:刘建明以个人身份担任某考研历史辅导机构“首席顾问”,利用江大教务处副主任身份为该机构站台宣传,并疑似通过泄露校内本科生科研选题方向、评委偏好等信息获利。附宣传海报、内部合作协议片段(金额模糊处理但存在)、机构学员炫耀“内部消息”的论坛截图。
邮件的最后,是一份简洁的汇总:
结论: 目标学术不端行为(抄袭、剽窃、数据造假)证据链清晰;利用职权在本科生项目中违规操作(侵占成果、资源倾斜)证据确凿;校外利益输送存在重大嫌疑。核心证据己做脱敏处理,原始文件及完整证据链己安全备份。
建议: 可匿名向江大纪委、学术道德委员会、相关期刊编辑部同步提交材料。时机成熟,可引爆。
钱砚修飞快地浏览着,呼吸微微急促。这份资料的详尽、专业和杀伤力,远超他的预期!“影子”的效率高得可怕。他看着那些刺眼的标注和铁证如山的对比截图,一股冰冷的怒意和一种掌控局势的冷静同时升腾而起。刘建明,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他迅速回复:
钱砚修: 收到。资料完美。暂缓提交,等我指令。继续监控其近期动向,特别是针对我的任何动作。
影子: 明白。监控中。
退出邮箱,彻底清除痕迹。钱砚修拧开水龙头,用冷水洗了把脸,冰凉的触感让他沸腾的思绪迅速冷却下来。他看着镜中自己年轻却己带上深沉算计的脸,眼神锐利如刀。反击的弹药己经备齐,但何时扣动扳机,如何让效果最大化,还需要一个契机,或者……制造一个契机。
他整理好表情,走出洗手间,脸上重新挂上轻松的笑容,走向咖啡店里正朝他招手的钱钰锟。
“怎么去了那么久?” 钱钰锟递给他一杯热可可。
“人多,排队。” 钱砚修自然地接过,喝了一口,甜暖的滋味驱散了指尖的冰凉,“爸,衣服还看吗?”
“看!当然看!走!” 钱钰锟兴致勃勃。
父子俩继续购物。钱砚修配合地试穿着父亲挑选的运动套装,心思却己飞远。他拿出手机,给钱三一发了条消息:
钱砚修:哥,东西到了。硬货。晚上书房?
钱三一: 嗯。
回复简洁迅速。
傍晚,钱家书房。厚重的窗帘拉上,只开了一盏台灯。钱砚修将笔记本电脑屏幕转向钱三一,打开了那份标注着【Liu_JM_Papers】的加密文件摘要,没有展示更敏感的核心证据。
钱三一的目光快速扫过屏幕上的高亮标注:“抄袭…数据造假…不当署名…” 他清冷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了然和冰冷的厌恶。他的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精准地停留在那些数据对比图和聊天记录截图上,眼神锐利如手术刀,仿佛在分析其中的逻辑破绽和致命性。
“证据链完整。” 钱三一的声音毫无波澜,却带着最终的宣判意味,“足以摧毁其学术声誉。”
“还有这个。” 钱砚修点开【Liu_JM_Projects】的摘要,重点展示了侵占学生成果和资源倾斜的部分。
钱三一的目光在“威胁影响保送”和“泄露评委偏好”的字样上停留片刻,眼底的寒意更甚:“触犯底线。罪加一等。” 他抬眼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