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放下,让她挨着黛玉坐好,自己则在主位落座。
他挥退了多余的下人,只留了几个心腹丫鬟在厅外候着。
“都别拘着了,坐下说话。”
贾琮端起茶盏,目光沉静地看向众人,开门见山,
“我知道圣旨己下,你们都知道了。关于我的身世,想必心中都有许多疑问和……不安。”
他放下茶盏,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不错,我本名赵琮,是二十年前被废的睿亲王赵晟之子。生母早逝,意外流落到了贾府。”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探春、惜春、迎春、湘云、宝琴,最后落在黛玉和宝钗身上。
“无论我姓贾还是姓赵,荣国府永远是我长大的地方,你们永远是我珍视的亲人故友。”
“探春还是那个聪慧果敢的三妹妹,惜春还是我最疼爱的西丫头,迎春还是娴静温婉的二姐姐,云丫头还是那个爽朗爱笑的史大妹妹。”
他的目光在黛玉和宝钗身上停留得略久些,
“一路风雨相伴的情谊,琮亦感念于心。这份情谊,不会因一个名号而改变。你们无需有任何顾虑,更不必因身份而疏远。我赵琮今日在此立言,只要我还在,必照拂你们每一个人。”
这番话掷地有声,情真意切。
惜春破涕为笑,紧紧挨着黛玉。
迎春眼中含泪,默默点头。
湘云拍手:“我就知道!”
宝琴也露出甜甜的笑容。
探春心中翻涌,既有释然,又有那股被强行压下的情愫带来的微酸与悸动,她起身郑重一礼:“谢殿下……不,谢哥哥!”
这一声“哥哥”,叫得比任何时候都清晰有力。
宝钗静静听着,唇角带着温婉的笑意,微微颔首。
“殿下重情,我们感念。”
心中却如明镜,贾琮的承诺是对贾家姐妹和旧友的亲情守护,而自己与他之间那层朦胧的关系,未来如何,终究还需看他的心意和……名分。
又闲话片刻,夜色渐深。
见贾琮虽强打精神,但眉宇间的疲惫之色难掩,宝钗体贴地拉起宝琴。
“琴丫头,时辰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也让殿下早些歇息。”
宝琴乖巧地应了。
湘云也起身道:“我也困了,二姐姐、三姐姐、西妹妹,咱们也走吧?”
探春会意,柔声道:“嗯,是该让哥哥歇着了。”
贾琮点头:“也好,今日大家都累了,早些安置。”他起身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