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芯?筷?
她从未想过,在这样滔天的祸事之后,竟能得到贾琮如此的评价。
贾琮看着她眼中瞬间亮起的光彩,那是被认可、被赋予重任时才有的光芒。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深邃地锁住她,声音低沉而有力。
“这京城波谲云诡,处处陷阱。本王身边,需要真正有见识、有胆魄、有手腕的人襄助。三妹妹,”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邀请,“你的才干,困于闺阁,太可惜了。以后……可还愿意助三哥哥一臂之力,执掌这江山棋局?”
“愿意!”
探春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声音因激动而拔高。
她猛地站起身,甚至忘了礼数,首视着贾琮的眼睛,
“探春……万死不辞!定当竭尽所能,为三哥哥分忧!”
巨大的喜悦和使命感冲击着她,让她脸颊飞起红霞,眼神亮得惊人。
然而,在对上贾琮那双深邃如渊、此刻却只映着她身影的眸子时,一股悸动撞入心扉。
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随即狂跳起来,那红霞瞬间蔓延至耳根,甚至脖颈。
她下意识地微微垂眸,避开那过于炽热和洞悉的目光,方才那份激昂的宣誓姿态里,悄然掺杂了一丝女儿家的羞赧与无措。
这细微的变化,如何能逃过贾琮的眼睛?
那瞬间的羞涩,如同雪地里骤然绽放的一点红梅,带着惊心动魄的鲜活与美丽。
他清楚地感受到,探春似乎有一份深藏心底的情愫。
贾琮眸光微动,深邃的眼底掠过一丝了然,随即化为一种更为深沉难辨的情绪。
他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带着无形的压迫感,缓步走到探春面前。
探春感觉到他的靠近,心跳如擂鼓,垂在身侧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头垂得更低。
贾琮没有出言点破那份情愫,只是在她面前站定,然后,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
他伸出手,轻轻拂了拂她肩头并不存在的微尘。
那动作轻柔、短暂,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亲昵和肯定。
指尖隔着衣料传递的温度,仿佛带着电流,让探春浑身一僵,随即一股暖流从被他“拂过”的地方瞬间流遍全身,驱散了方才的羞赧不安。
“好。”
贾琮收回手,声音低沉而温和,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我记下你今日的话了。回去告诉老太太和老爷,宝玉在静心斋‘养病’,让他们不必忧心,安心便是。你……也辛苦了,先回去吧。”
探春只觉得脸颊滚烫,方才那指尖的温度仿佛还烙印在肩头。
她不敢再看贾琮,匆匆福了一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更深的坚定。
“是……三哥哥。探春……告退。”
她几乎是逃也似地转身,脚步有些凌乱却又异常迅速地退了出去,那石青色的背影消失在珠帘后,只留下一缕淡淡的馨香和方才那惊心动魄的悸动余韵。
珠帘的晃动渐渐平息,殿内重归宁静,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探春离去时那丝馨香。
黛玉并未立刻回到茶案边。
她静静地站在贾琮身侧,目光从晃动的珠帘收回,落在了自己夫君沉凝的侧脸上。
她唇角悄然弯起一抹清浅的弧度,那弧度里带着洞悉一切的慧黠,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
“琮哥哥,”
黛玉的声音轻柔似水,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她微微歪着头,那双含情目清凌凌地望向贾琮,带着点打趣的意味,
“你瞧见没?咱们这位三妹妹,方才那模样……”
她故意顿了顿,眼波流转间,笑意更深了几分。
“平日里多稳重的一个人儿,刚才那脸红的呀,都快赶上外头开得最好的胭脂梅了。”
黛玉的声音里含着笑,像羽毛轻轻拂过心尖,“尤其……你走到她跟前,替她拂那一下的时候……她那眼睛,都不敢抬了,攥着衣角的手,指节都发了白。”
黛玉走近一步,微微仰起脸,清丽的面容在晨光下显得格外生动,带着促狭。
“琮哥哥,你老实说……三妹妹待你这‘三哥哥’的心意,怕是……不止是兄妹之情了吧?”
她的话语轻巧,但那字字句句,却精准地点破了方才那微妙氛围下涌动的暗流。
没有质问,没有酸涩,只有一种了然于心的调侃和纵容的揶揄。
贾琮收回望向珠帘的目光,垂眸看向近在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