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几碟清爽的酱瓜、笋丝,一笼小巧玲珑的虾仁蒸饺,
还有一小碟宝钗特意让厨房准备的、撒了糖霜的桂花松糕。
这是她记得他偶尔会喜欢的口味。
两人安静地用着,气氛宁静而家常。
偶尔眼神交汇,宝钗会微微垂眸,耳根处尚未完全褪去的红晕又悄悄加深一分,带着昨夜亲密后的余韵。
贾琮则眼中含笑,那份属于帝王的深沉在晨光中柔和了许多。
“这粥熬得恰到火候。”贾琮放下碗,赞了一句。
“陛下喜欢就好。”
宝钗温声应道,拿起一旁的银筷,为他夹了一个晶莹剔透的虾饺,
“这虾饺用的是新鲜的河虾,里面加了少许马蹄,爽口不腻,陛下也尝尝。”
贾琮从善如流地吃了,点头道:“嗯,鲜甜爽脆。你这里的厨房,倒是很合朕的口味。”
他看向宝钗,意有所指,“看来端妃娘娘不仅持家有道,调教人也很有一套。”
“陛下过誉了。”
宝钗脸上带着得体的浅笑,心中却因他这句带着亲昵的调侃而微澜轻漾,
“不过是份内之事。陛下勤政,臣妾能做的,也唯有尽力让陛下在饮食起居上少些烦忧。”
正说着,常禄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偏殿门口,这次他并未入内,只是垂手侍立,姿态恭敬却无声地传递着催促的信号。
早朝的时间快到了。
贾琮自然也看到了。
他放下筷子,用餐巾拭了拭嘴角,站起身。
宝钗也立刻跟着起身。
“时辰到了,朕该去上朝了。”
贾琮语气恢复了帝王的沉稳。
“是,臣妾恭送陛下。”宝钗屈膝行礼。
贾琮走到她面前,并未立刻离开,而是伸手,替她将鬓边一缕因低头而散落的发丝轻轻拢到耳后。
指尖不经意擦过她微烫的耳廓,动作自然亲昵。
“昨夜辛苦,不必急着理事。今日就在永和宫好好歇息,养养精神。皇后那边,朕会替你说明。”
他的声音压得较低,带着一丝只有两人能懂的关怀。
宝钗心头一暖,面上依旧沉静。
“谢陛下体恤。臣妾明白。”
“嗯。”
贾琮深深看了她一眼,那目光中有满意,有怜惜,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留恋。
随即,他转身,大步向殿外走去,玄色的常服衣摆带起一阵微风。
常禄立刻跟上,门外侍立的太监宫女们也瞬间动了起来,簇拥着帝王的身影,消失在永和宫外的宫道上。
殿内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剩下宝钗和莺儿等几名贴身宫女。
莺儿上前一步,看着自家主子在晨光中依旧泛着淡淡红晕的脸颊和眼底虽极力掩饰却依旧存在的一丝倦意,小声道。
“娘娘,陛下让您歇息呢。奴婢扶您回寝殿再躺会儿吧?热水也备好了,您泡一泡解解乏也好。”
宝钗轻轻舒了一口气,紧绷了一早上的心弦终于完全放松下来。
身体深处的酸软与昨夜留下的隐秘痕迹,此刻感觉更为清晰。
她确实需要休息。
“嗯。”
她微微颔首,扶着莺儿的手,转身向内殿走去。脚步比平日慢了些,带着一种初承恩泽后的慵懒风致。
回到寝殿,明黄的帐幔依旧低垂,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昨夜旖旎的气息。宝钗脸上又是一热。
她挥退了其他宫女,只留莺儿伺候。
在莺儿的服侍下,她褪去外衣,只着素白的中衣,踏入早己备好、撒了舒缓筋络药草的热水中。
温暖的水流包裹住身体,极大地缓解了那份隐秘的不适与倦怠。
她闭上眼,靠在浴桶边缘,任由莺儿轻柔地帮她梳理长发。
温热的水汽氤氲,模糊了视线。宝钗的思绪也有些飘远。
昨夜……是彻底的交付,也是全新的开始。
帝王的恩宠炽热而真实,那份亲密无间带来的冲击,让她此刻回想起来,心尖依旧忍不住微微发颤。
而清晨他离去前那自然的亲昵、体贴的叮嘱,更让她心中安定。
“端妃”的身份,至此才算是真正落到了实处。
永和宫,也真正成为了她在深宫中的归处与堡垒。
莺儿一边小心地按摩着她的肩颈,一边带着笑意低声说。
“娘娘,陛下待您真好。今早看您的眼神,奴婢瞧着都觉得暖心。”
宝钗没有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