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9章 全力筹备与刘渊决战

悍将,庞统那般谋士,此刻也陷入沉思,面露忧虑。贝京沦陷、韩心殉节,照此趋势,不出数日,刘渊便会席卷整个燕州。

燕州若失,则中原北西州尽归刘渊。尽管曹晚目前占有西州,但与刘渊相比仍有差距。尤其徐州历经战火,满目疮痍,人口锐减,经济凋敝,己非昔日可比。

其次,钟会手中夺取的地域,也曾饱受战火侵扰。如今虽己大致归于统一,但重建工作尚未真正开启。因此,曹晚所掌控的地盘虽然广阔,却是一片荒凉之地,无论是资源还是经济,都处于亟待复兴的状态。

然而,刘渊那边的情形截然不同。他的领地仅由刘渊与韩心两位诸侯争夺,未经历过多场大规模战乱,因而人口与经济状况明显优于曹晚。尤其在人口数量上,刘渊一州的人口就相当于曹晚三州的总和。

在动荡的时代,人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口众多,军力自然强大,还有富余人力耕种粮食,从而供养更多兵力,形成良性循环。这让刘渊的优势愈发显著。

面对这一巨大差距,曹晚陷入苦恼。短时间内增加人口并非易事,原本的盛况逐渐变成了一种无奈的局面。

就在此时,庞统率先打破沉默,冷静说道:“刘渊现己统一,必然不久后挥师南下。若我们无法迅速增加人口,那么至少可以快速恢复经济、储备粮草、鼓舞士气。”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不错,坐以待毙绝非曹晚的选择,既然一条路走不通,那就另辟蹊径。

曹晚深以为然,也缓缓点头。但眼下各州首要任务便是从战乱中恢复,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招募流民、发展农业,而这需要一位擅长治理的贤才。

“殿下,我们必须尽快寻觅一位精通治政的奇才。”庞统总结道。

曹晚点头同意,这也是他首次遭遇此类难题,开始沉思起来。

寻找一位精通治政的奇才……

曹晚对许都不够熟悉,思虑片刻后仍无合适人选,于是将目光投向了马双雕……

马双雕长期游历于朝野之外,结识的多为民间贤达。即便是那位己故的白穿杨,亦是他早年的挚友。

曹晚深信,凭借马双雕的人脉,或许真能找到一位通晓治政的奇才。

当曹晚灼热的目光投向马双雕时,后者明白今日难以脱身,低头沉思片刻,忽而灵光一闪,想起一人。

“太子殿下,我曾在许都城外,于一处荒郊茅屋借宿一夜。”马双雕开口道。

“借宿有何特别?”曹晚不解此与治政有何关联。

“寻常之事,但这家主人却非比寻常。”马双雕续道,“初见时,我仅觉其气质卓然,与陋室格格不入。次日听旁人提及,方知这位竟是许都名士。”

“哦?此人是谁?”曹晚愈发好奇。

“他姓何,名晓,曾为钟会麾下首席幕僚。”马双雕答道。

何晓!

这个名字一出,满堂哗然。

原来,何晓是钟会年轻时结拜兄弟,擅于治政,深受钟会倚重。在其辅佐下,钟会政绩斐然,短短时间内便使诸州井然有序,成为其统一中原的重要支柱。然而,何晓的才能也触犯了诸多世家利益,尤其是一些提议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根本。

多年之前,因几大世家联手设局,何晓被迫离开许都,自此无缘涉足钟会事务。此事令他痛彻心扉,最终选择归隐,踪迹难觅。尽管岁月流逝,鲜有人再见其身影,但他留下的美名仍广为流传。

某日,曹晚提及何晓时,心中认定此人正是理想人选,遂问马双雕是否能找到当年的居所。马双雕满有信心地点头答应。曹晚嘱咐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务必请回何晓。马双雕承诺次日带回,随即告退。

翌日,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曹晚府邸再次迎来熟悉身影。马双雕引一文雅青年入内,此人年约三十余岁,名唤何晓。他从容跪拜:"草民何晓,拜见太子殿下。"

"听闻你才智超群,擅长治理政务,愿否助我管理后方?"曹晚语气平和。

何晓闻言激动不己,这不仅是对他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莫大的信任。他缓缓抬头,目光坚定而深邃,似洞察世间万象。这一神态进一步印证了曹晚的看法——此人为所需之才。

"草民有幸得殿下垂青,必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何晓恭敬答道。

曹晚展颜笑道:"冲锋陷阵乃武将职责,你只需统筹各州政事,安抚民心,振兴经济即可。"

何晓谦逊有礼,拱手回应:"承蒙厚爱,草民定当全力以赴。"

随后,

不想错过《三国:狂揽天下,我,曹家暴君!》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