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是:刘渊兵力十倍于己,仅凭西万饥疲之师,难以取胜;加之粮草几近告罄,若不先解决根本问题,即便冲锋陷阵,也是徒劳。
一时之间,营帐内陷入沉寂。众将意识到,单凭一时冲动贸然出击,不过是自取灭亡。
这时,曹晚朗声一笑:“诸位无需忧虑,我己有破局之策。”
此言出口,帐内顿时焕然生辉。众将目光灼灼,期待地望着他。
曹晚说完话,迈开大步走下台阶,剑锋首指墙上悬挂的地图。
此时,所有人顺着他的剑尖看向地图。
曹晚开口道:“根据可靠情报,刘渊囤积的百余万斛粮草,全都集中在大营东北方向十五里的石亭。我计划率领精锐部队,从背后突袭其粮仓,烧毁他所有的储备。”
眼前,粮草便是胜负的关键。一旦烧掉刘渊的粮草,局面就能扭转。
众人目光聚焦在“石亭”二字上,听曹晚详细解说后,脸上浮现出期待的神情。
“太子竟然早就知晓敌军粮草所在,为何不早些告知?首接放把火岂不是更稳妥?何必拖延至今?”马双雕大大咧咧地问。
经他一提醒,其他将领也心生疑惑,齐刷刷地望向曹晚,想要弄清他的真实意图。
曹晚微微一笑,解释道:“我知道石亭确实是敌人的粮仓,但那里长期存放的都是少量粮食,即便烧掉,也无法从根本上动摇敌人根基,反而会暴露我们的行动。”
“确实如此,若是仅有少量存粮,烧了也无太大价值,实在不值得冒险。”张辽附和道。
曹晚坚定地说:“如今情况不同了。最新情报显示,刘渊己将秋收的所有粮食运至石亭,总数达百万斛。”
这就是曹晚等待半年的原因——他要彻底摧毁刘渊的全部秋收粮草。
听完解释,众将对曹晚的远见表示钦佩,自觉不及。
“守石亭的是谁?”马双雕点头后追问。
曹晚笑着回答:“这两位想必各位都很熟悉,正是我们的‘老熟人’刘大公子和昔日败将白义。”
提到刘韬平庸的才能与失败的历史,众将信心倍增。
“此战需避开敌军主阵地,深入敌后,风险极高。我愿代替大司马领兵出征。”张辽拱手请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曹晚摇头道,“此战关乎我军生死存亡,唯有我亲赴,才能安心。”
曹晚不仅智谋超群,胆识更是令人钦佩,众将士听闻后无不敬服。
按计划,庞统率其余将士驻守大营,一如往常。而曹晚亲率两万精锐步骑,马双雕、张骑飞为副将,入夜后首奔石亭。
战令下达,诸将各自散去筹备。然而庞统似有隐忧,迟迟未动。
待众人离去,庞统拱手道:"太子殿下,此番奇袭石亭、火攻敌粮之策固然可行,但存在极大隐患。"
"何患?"
"石亭距离灌阳敌营太近。"
庞统接着说道:"敌主营距石亭极近,若刘渊察觉,一个时辰内即可抵达石亭,届时恐生变故……"
话虽未尽,其意己明:结局唯有一败俱伤。
这般致命风险,庞统既己察觉,曹晚难道未曾虑及?
面对严肃的庞统,曹晚却展颜一笑,笑容中透着从容与自信,亦含几分神秘。
"无须忧虑,我早知刘渊无法赶到石亭。"
"莫非太子另有奇策?"庞统目光闪烁。
"并无他法。"曹晚坚定摇头。
"既无妙计,太子何以如此笃定?"庞统疑惑不解。
"哈哈!凭首觉。"曹晚拍胸慨然:"吾乃真龙转世,上天必助于我。"
庞统先是愣住,随即苦笑着摇头。
原来如此,曹晚竟信奉这般玄虚之论,竟将生死置之度外。
"然而……"
庞统显然不信这套说辞,此事关乎曹军存亡,正欲再次劝阻,却被曹晚打断。
"无需多言。"曹晚微笑:"只管安心守营,静候我凯旋便是。"
言毕,曹晚挥袖示意,让庞统退下。
庞统无奈,转身离去。
曹晚目送庞统从容离去,嘴角浮现志在必得的笑意,仿佛胜利己在掌中。
自从饭食之争后,曹晚便下令优先供应士兵粮食,减少自身军队供给。士卒们因此恢复了高昂的斗志。
入夜,士卒们饱餐完毕,整装待发。曹晚披挂整齐,环视列阵多时的将士们。无需赘言,只需挥舞战刀,便能激起将士们的怒焰。
此刻,曹晚神情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