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一日过去。
建业郡守府书房内,黄易、李池、周玄与廖图围坐商议。
“魏军真要撤兵了吗?”
黄易对此感到难以置信。
“不太可能,都两天了。”
“魏军发起一轮攻击后便毫无动静。”
“这其中必有蹊跷。”
廖图虽觉异常,却无从解释。
“魏军是不是被吓退了?”
李池虽觉难以成真,仍道出一种可能。
“若事果如吾等所料,便是上佳之局。”
“无需动兵,各自安好度日。”
周玄不愿战,然职责使然,若开战必当率先冲锋。
众人商议良久,仍未得有用结论。
“暂且如此,再候数日。”
“若魏军无动作,吾等即返山阴。”
周玄家人居于山阴,离家日久,建业城内百姓安居乐业,令他思乡心切。
黄易与李池对视后苦笑。
“烦请周将军与廖先生费心。”
最终由李池开口:
“七日后,若魏军仍未行动。”
“二位可率部归山阴。”
“毕竟诸位家属皆在山阴。”
李池知不可强留。
周玄与廖图乃孙皓派来增援,若魏军久不攻,恐被视为撤军,此部亦需回山阴。
山阴为吴国国都,守备愈强愈好。
建业城无忧,此军便须归返。
想到此,李池略有不舍。
三万人虽增粮耗,却助守军不少。
“临行前,吾等设宴饯别诸位。”
黄易提议全城为援军送行。
“此举似有不妥。”
周玄面露难色。
“若非二位率军前来,守城何其艰难。”
“此乃建业城心意,望勿推辞。”
黄易目光坚定,不容拒绝。
周玄与廖图对视片刻,终应允。
“请二位安心,几日后我亲理此事。”
“定不让诸位有遗憾。”
黄易随即承担晚宴筹备。
“多谢黄郡守。”
周玄与廖图当即向黄易致谢。
随后西人结束了此次商议。
次日清晨,魏军驻地。
操练完毕后,魏军将士继续筹备攻城事宜。
辰时七刻,建业城外。
黑压压的魏军映入守城将士的眼帘。
城头守军急促敲响警钟。
全城随之进入备战状态。
百姓纷纷奔向城中避难。
未在城墙附近的守军迅速朝西门集结。
李池、周玄与廖图正在营中,闻声即刻率众赶往西门。
黄易亦迅速自郡守府赶至西门。
守军部署完毕后,城外魏军亦列阵完成。
当李池三人抵达西门城楼时,目睹魏军庞大的攻城器械。
三人面露凝重之色。
今日魏军所备器械较之前增加逾倍。
三人深知此战必是一场恶斗。
胜败之间,或是建业陷落,或为魏军覆灭。
然而守军并无这般忧虑,数日前的胜利令其信心倍增。
只要维持现有布局,魏军绝无可能突破。
抵御魏军进攻,将是无上荣耀。
这是足以夸耀终生的功绩。
此刻守军士气高昂,皆欲以眼前敌军成就威名。
守军严阵以待,静候魏军行动。
赵云见建业城头人数趋于稳定,遂向郭嘉请缨出战。
获准后,赵云策马首奔建业方向。
抵达城墙下,赵云挺枪指向城楼。
“魏将赵云,请战!”
“何人敢应?”
赵云豪迈地高呼。
城墙守军齐齐将目光投向城楼前的两位将军。
“李将军、周将军,何人出战?”
黄易的目光在李池与周玄之间游移。
“我前去。”李将军乃建业守将,职责重大,“建业还需你指挥调度。”
“我本为增援而来,此刻由我去最为合适。”周玄主动请缨,未等李池回应便迈步向前。
“燕军周玄应战!”他高声喝道,随后首奔城门。
众人目送他的背影,黄易、李池、廖图齐齐行礼。
城门洞开,一人影现身。
周玄披挂整齐,手持长枪,与赵云遥相对峙。二人目光交汇,战意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