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喜形于色。
“哈哈……”
“妙哉!妙哉!妙哉!”
部分将领未能即时领悟,见诸葛诞欢笑,愈发迷惑,齐熊亦在其列。
“是我的疏漏。”
“来人,速传令!”
“众人需全力完成战船船身。”
“武器与舱室暂且不论。”
“三时辰内务必完工。”
诸葛诞下令后,周围将领虽困惑,却无异议,纷纷遵命而去。
此刻,诸葛诞身边仅余齐熊一人。诸葛诞见其仍满心疑惑,便含笑问:“可还在困惑?”
“末将愚笨,请大将军赐教。”
齐熊随即请教。
诸葛诞一笑,反问:“一艘船最基本的功能为何?”
齐熊稍作思索,答曰:“水中行舟。”
忽而有所顿悟,齐熊脸上浮现豁然开朗之态。
“明了吗?”
诸葛诞笑意盈盈地看着他。
“末将懂了。”
“我们只需战船抵达山阴城即可。”
“山阴城中可继续装配兵器。”
眼下只须赶在魏军前完成船体,便可顺利返回。
齐熊激动地说道。
诸葛诞见齐熊己然领会,甚感欣慰。
继而转身望向造船厂,俯视忙碌的人群。
从诸葛诞的态度可见,他对齐熊抱有培养之心。
“齐熊,本帅期望你日后有所成就。”
诸葛诞的话语让齐熊倍感困惑,凝视着他。
“末将不解大将军此言之意。”
诸葛诞未再多言,仅摇了摇头,轻叹一声。
齐熊见状也未追问,转而将视线投向造船厂。
浔漓城。
接到诸葛延指令后,工匠与吴军士兵全力赶制船体,其他功能性制造暂停。短短时间内,十艘战船初具雏形,诸葛诞眉宇间笑意渐浓。
另一边,建业城。
曹仁率部返回营地,值守士兵迅速入主帐报信。曹晚得知消息后,亲自至主帐外迎接。曹仁与副将正欲进入,见状上前见礼。
“参见陛下。”
曹仁与副将俯身行礼,曹晚温声道:“免礼。”
“谢陛下。”
曹仁起身,其副将仍跪地不起。
“为何不起?”
曹晚疑惑,但维持威仪。
“臣有罪。”副将低头,“吴军突袭时,擅自下令全军撤退,有损魏军威名,请陛下责罚。”
语气坚决,毫无退缩。
曹晚闻言脸色骤变,曹仁亦心生不安,双手不由攥紧。
“此举严重损害魏军声誉!”曹晚怒道,“即刻随曹仁前往浔漓城,夺回失地!”
“若无法以功补过,便战死于沙场。”
曹晚此言一出,曹仁及其副将皆是一惊。
“陛下,此话怎讲?”
曹仁满是疑惑地注视着曹晚。
“朕难道真是暴虐无度之人?”
曹晚略显不悦。
听闻此言,曹仁急忙解释:“臣绝非此意。”
“臣仅觉此事匪夷所思。”
曹仁的话语令曹晚忍俊不禁。
“未战先逃,无论如何都非小事。”
“这般惩罚,实则形同虚设。”
曹仁的话让曹晚嘴角微扬,他转向曹仁问道:“攻打渡溘城的吴军人数几何?”
曹仁被这一问顿时哑口无言。
稍作回忆,他答道:“约十五艘战船,三万大军。”
“再问你,浔漓城中魏军多少?”
曹晚的第二问首击要害。
曹仁毫不犹豫地道:“不足六千。”
“若你置身其中,是正面迎敌,全军覆没?”
“还是暂避锋芒,保存实力,待机而动?”
曹晚的话让曹仁陷入沉思。
双方兵力悬殊如此,正面交锋无疑是必死无疑。
撤退虽可保全实力,却又有失大义之嫌。
一时之间,曹仁难以抉择。
“大丈夫能屈能伸,岂可因虚名误判大局。”
郭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此时郭嘉等人己至主帐外。
“参见陛下。”
众人齐齐行礼。
曹晚挥手示意免礼。
“奉孝,继续说。”
曹晚示意郭嘉继续讲述。
“是。”
郭嘉领命后,转身对曹仁说道:“六千